其实,主耶稣不是不近人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为门徒们准备好了随时可有的更多的“基地”:“你们无论在哪里,进入哪一家,就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里”。
既然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做了牺牲,死亡是真正活着的唯一方式,是最终回归父家的唯一途径,是最终见到天主面容的唯一途径。身为一名基督徒,我面临着死亡。我不想死,我还没准备要死,但我已经做好准备。
这种伦理体系以“人”为道德主体,通过“孝悌忠信”的家庭伦理(“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义廉耻”的社会规范(“克己复礼为仁”)以及“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将个人修养与家国天下紧密联结
19世经中叶,法国刚刚开始工业革命,那时有很多的农民到城市里寻找工作,他们生活很苦,由于生活的忙碌与艰苦,有很多人没时间进堂,因此很多小孩也不能接受教会的教育。
在外邦人宗徒的推动和启发下,我们应该意识到,天主在当代宗徒们所经过的城市里也拥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子民(参见宗18,10)。
这次的国外物质采购虽然艰难,但是面对人类大家庭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病毒,国内外人士精诚合作,最终有了圆满的结果,经历八城五国的爱心传递,为疫情一线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爱的礼物。
4月12日中午时分,在复活主日大礼弥撒结束之际,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中央祭台前方,发表了他本年度的《复活节文告》,并向罗马城及全世界颁赐降福。
教宗方济各依循传统于12月25日正午发表2022年圣诞文告,并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教宗在文告中指出,耶稣真光来到一个罹患冷漠之病的世界。
罗马礼在岁月的洪流中,不但保存了来自罗马城的礼仪习惯,并且以深入、有系统的与和谐的方式,结合了其他某些礼仪习惯。
圣人去世后,同会兄弟唯恐巴都亚附近几座城的居民争取他的遗体,本拟封锁消息,暗中殡葬他;不料巴都亚几座圣堂及里斯本主教座堂的钟都自动响起来,同时,巴都亚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跑到街上踊跃欢呼:圣人死了,圣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