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将有复活的基督,祂将以所敞开的圣心不断射出的光芒,调和我们所有的差异。愿基督永受赞美!”(220)。(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但在这个国家,差异也可以成为一种财富。如果我们能够摒弃偏见,即使在部落文化中,我们也能发现接近基督信仰理想的人类价值观。再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些地方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纯净。
他也常常以细腻的方式工作,尊重人类的时间和差异,通过人和机构、祈祷和面对来进行。我们今天更愿意说,以“同道偕行”的态度。确实,这就是耶路撒冷会议上发生的事,涉及到强制要求外邦归化者遵守梅瑟的法律义务。
中世纪早期,异教徒与基督教之间对于疾病的观点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差异是基于信仰上的根本差异:基督教徒关于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信仰对他们的医学观点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当然要关注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但不能把信仰上的差异任意夸大,甚至上升为政治上的分野,从而把广大信教群众推到政治对立面。
尤其是双方秉持的话语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加之相互认知水准低,互不信任,分歧自然很大。因此,笔者认为中梵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是相互认知和互相尊重。目前看来,情况正逐渐向更具建设性的有利方向发展。
我们要走的路是真正整合的途径(参阅教会在欧洲,no.102),是以一种开放的观点,这种观点是拒绝单独思考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差异(参阅二○○一年世界和平日文告,no.12)。
因此,世界上每个文化、民族、国家与个别人性,都是相同的;对于何谓“实现与完成人性”的定义也没有根本上的差异。
也就是说,一个在基督内重生得赎的人,他在行为、态度、品德上,与过去那个人有很大的差异。新造的人是按着新的品行生活。
虽然存在着语言和宗教文化的差异,“4.14地震”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带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