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司铎们,主教的首要,你们要做慷慨的牧人和充满激情的福传者!你们中为数不少的人,遵照《信德与恩宠》通谕的指引奔赴了传教区。不久前,我们刚刚纪念了《信德与恩宠》通谕发表五十周年。
谁能认为自己配得上担任司铎的职务?谁能单靠自己人性的力量度献身生活?
现今已由鲍斯高家庭通讯社出版的《圣鲍斯高传》1—3卷(慈幼会司铎姚惠民编译),其内容不仅有灵性的丰富内涵,更有丰盛的信仰生活指导实践,尤其是天主赋予圣人的奇恩异宠,几乎满溢于一切言行中。
他在11岁时进入圣言会的小修院,接受初中教育;19岁那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加入圣言会;1962年4月7日,在德国的圣奥古斯定修院领受司铎圣职。同年修会派遣他学习汉语,从此之后,他与中国结上了不解之缘。
在“夫妇恳谈”的服务和参与中,我的司铎生命有了重大转变。我清楚记得,“原始周末”让我开始学着平衡自己的情感与理智。10多年的“夫妇恳谈”服务让我的司铎生命越来越丰富。
面对这样的情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司铎都不会视而不见。我决定,妇女儿童由我们安顿,男子自寻住处。
那时候,圣鲍思高已立志做司铎,准备一辈子献给孩子们。圣鲍思高读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时候是相当艰苦的,他一直靠做工才完成学业。在这期间,他曾做铁工、修鞋匠、木工。
也许,认识和学习天主教特有的祈祷传统,是教会在中国建立其本地灵修的基础。那么,天主教有怎样的祈祷传统?它们又在哪种程度上能够适合当今的中国信友?
[②]因此中国基督徒除致力于革除祭祖仪式中混杂的迷信成分,将孝的心意重置于正确的地位外,我们同样要从基督徒的立场,提出基督教不仅教导人孝顺父母,亦必需根本地去敬拜信仰的中心:上帝。
在一年放榜的前夕,黄爱恩获本地一个商场邀请,即席弹琴鼓励应届会考生。给迷惘的90后灌输正能量,她是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