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艺术和基督宗教艺术中经常能够看到Georg(乔治)或Michael(弥额尔)天使克服一条毒龙的描绘。
基督徒所信仰的天主,和认识天主的方法,与任何其它的宗教所了解的“天主(神、上帝等)”和与天主来往的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基督徒的“信德生活”和其他宗教的“信仰生活”是有区别的。通过圣洗圣事,基督徒已经是死于自己,活于天主的新人,基督徒自己已经成为天父的爱子爱女、成为圣神的宫殿。
民国初年,随着各族穆斯林宗教生活的活跃,以及当时社会对人类传统文化的探索比较时尚,翻译汉文全译本《古兰经》遂成为社会的需求。
礼仪本地化的原初用意无非是打开和激发参与者的宗教情怀,使他们更好地与天主交流。但熟悉也会带来平淡感,平淡感则可能使礼仪失掉其应有的庄重。
在信德年中,神父们主要针对城市和农村堂区福传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大家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当然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和丈夫的性格差异很大,以前我总想让他按着我的思路走,认为各方面他都不如我。现在我懂得了换位思考,开始考虑丈夫的需和感受,并去尊重他。
(玛窦福音25章也有元宝的比喻,只是元宝数量稍有差异)这个故事中有两个细节:一,主人给仆人的元宝数量是不同的。二,主人对没有赚取更多元宝且振振有词的仆人给予了责备。元宝是什么呢?
还说宗教活动后来被禁止了,他就失落了信仰。宗教恢复自由后,由于没有人引领,自己精神也麻木了,也不知寻找教会,直到年老病重才想到自己的灵魂会到哪里。他心里一直很害怕,苦于无路可寻。
他们从不谈宗教问题,更不谈信仰对他们发生了什么影响。我们要常反省,问问自己是不是一粒走了味的盐?一旦发现我们已不能对社会起任何防腐或调味功能,我们就必须赶快重整旗鼓,做耶稣真实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