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句朴素的圣言感动得热血奔涌,抬眼远眺那最后的一抹夕阳消失在天边,面对往事,心灵有多少感慨,生命就有多少无奈;独自走在林荫道上,踩着厚厚的发黄的积叶,听着脚下沙沙的声音,仿佛远方有一个久久的期盼,等着去靠近,恍惚间却又觉得天路难觅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毫不动摇去两三里路远的教堂望弥撒。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
对于这些事情,每个人都常常会在普通而清静的某一天所体味,这些长久因日常琐事而忽略的事情,就像岁月沉积下来的往事,海水沉淀下来的盐,凝聚在你的血脉和生命里,挥之不去地持守着你的内心世界。
“没有可平息天主义怒的,除了弥撒可为我们带来许多祝福。”圣乐伦:“人的口无法形容我们可从弥撒中获取多伟大的宠幸和祝福。借着参与弥撒,罪人得赦免、好人更虔诚、错失得改正、缺陷得根除。”
我的朋友赵天喜还说:“大苦像是我岳父白汉雄献出来的;小圣爵是白凤才献出来的;马广华献出祭衣祭本,他是剧团的工作人员,剧团领导让他把天主堂里的大白衣、祭披、祭衣改戏装,他出去自己花钱买了布料给剧团做了戏装
吴天爵(北方进德神父):献县有个神父叫李光启,他提出的目标是:不让堂区所管辖的村子有一个空白点。
越南籍阮福文(NguyenPhuocVan)修女从研究已故教宗的事例获得的牧灵启迪,就是当人们认为教会的代表与他人关系良好,便有助教会作为「天主和祂的子民之间的桥梁。」
因为这个月的活动在某个堂区举行,那么举行活动的当天会有很多其它堂区的教友前往参加,他们就得以主人的身份来接待其他的教友。记者:太原教区的圣召状况如何?
天主和众圣人来自天上的保佑对我是无可取代的支持;而你们亲爱的朋友从来不叫我感到缺乏你们的的爱心和宽大为怀,这对我乃是个安慰。我衷心感谢每位就近协助我的人,也感谢在远方以热情和祈祷关怀我的人。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国人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天主把他的大爱恩赐给我们,我们怎样来回报天主的大恩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友面前的大问题。只要你是教友,你就应该考虑如何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