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蒙元时代中比交流的先驱罗伯鲁
2013-09-11

罗伯鲁在中国只逗留了四个月,但他的著作《游记(Itinerarium)》中对中国之行和蒙古族及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成就的记述令后人惊奇不已。

从佛教徒、新教徒到天主教徒与耶稣会司铎
2005-05-02

——上智大学副校长山冈三治神父2005年3月22日,笔者在日本上智大学比较文化学系举办的有关世界华人基督徒的学术研讨会上巧遇山冈三治神父(SanjiYamaoka,SJ)。

青岛是这样的
2006-02-07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城市、海洋之间,教会与社会之间,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所保持的种种和谐,这起源于它的文化,因为山东本是孔孟之乡,在孔孟思想的影响下,忠实、厚道、义气形成了山东人的共性;而青岛又是凭着优越的地理条件较先接受了西方基督文化的沿海城市

奥沙利文圣诞节当义工救助伦敦流浪汉,曾为中国留守儿童捐300万
2018-01-01

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就觉得中国的文化很好,人也好,没有任何敌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中国人,我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

炼灵月——墓地随想
2008-12-07

墓地文化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起“鬼”与“灵魂”之说。

教宗方济各2023年5月3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3-06-13

(在教会最初几个世纪中)这位传教士做到了基督信仰“本地化”,就像古代的教父们在与希腊文化对话中所做的那样。

香港:《贤士的礼物》汤汉主教圣诞节家书
2010-12-24

多年来,我一直呼吁各堂区设法安排英语感恩圣祭,方便外籍教友善尽主日本分,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堂区及学校的设施,方便他们聚会和交谊,也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文化之优美、喜乐和祝福。

《圣经》四人物与《史记》四人物,“各领风骚五百年”
2024-07-05

西方文化的代表,也是常讲希腊文化、希腊精神。对于西方世界或西方文化精神的源头希伯来民族的关注,是有先天性缺失的。了解整个世界,不能不去关注这两个民族。中华民族的历史要看《史记》。

韩国:李昌永神父谈教会传媒与四川地震
2008-06-22

信德网讯6月18日,韩国天主教新闻社社长李昌永神父一行三人到访河北,在参观了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进德公益、“信德”等机构之后,李神父接受了本报采访。问:请神父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祈祷的力量与神迹的见证
2017-03-06

我妈妈的信德,让我目睹天主如何怜爱世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增强了信德。妈妈笃信天主,着令我与妹妹不要哭,应该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