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班的培训使一个个生命在基督的爱内获得了新生,使一个个身处黑暗中的人重见了曙光。可以说,门徒班的出现为教会增添了亮色,成为福传列车的加油站。
他来到举行大典的圣伯多禄大殿前的石阶上时,受到长时间的掌声欢迎。 教宗方济各在沃依蒂瓦教宗以天主慈悲命名的主日,称两位新圣人不怕注视耶稣的创伤,因为那些创伤是天主爱我们的永恒标记。
一个教友若不学习并遵从基督的圣言,没有爱主爱人的真心,没有谦卑之德,一心取巧沾光、贪图钱财、嫉恨近人、表现自我,窃取基督的光荣,那不是真基督徒,更谈不上获享天主的救恩。
熙雍山上建有最后晚餐厅、圣母安眠堂和鸡鸣圣堂即大司祭的府第(谷14:53-65)。这里还有达味圣王墓,常有犹太人来墓前祈祷。
面对这样的家庭,神父没有向他们宣讲什么,而是怀着基督的大爱和他们一起走进了田间,在和他们一起劳动的同时,也把福音这颗爱的种子悄悄地撒在了他们的心田,也撒在了我的生命里。
他真的很善良、很有爱德,不是吗?传教精神给我很大力量成为耶稣会士:走出去传教,去宣讲耶稣基督。
还在佛罗伦萨的时候,“由于我感到有些疲乏,所以我奉命应该把脚浸在芥末水里,亚松达修女总不许我洗脚,要让她来替我洗……”(马森匝修女的证词)她有德兰一样的爱德。
正如教宗方济各《慈悲面容》诏书所指出的,「慈悲常大于罪;天主总愿意宽恕;谁也无法给天主的爱设限……,所有经过慈悲之门进来的人,都要经验天主的爱。」
首先效法圣母望见依撒伯尔,帮助年迈有需要的表姐,服事穷人中最贫穷者,不求回报;其次,敬礼圣母圣心,效法圣母的德表,尤其是她的谦卑、静默及深切的爱德。
他精打细算,点滴积累,为教堂安装暖气、硬化绿化环境,多次整修教堂……他的生活简单且单调,每天按时晨祷晚颂,奔走传教,他把一颗大爱的心,融入每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