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慕道者,从去年10月份开始慕道,到现在已快6个月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充分体验了作为一个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让自己在信仰层面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改变了自己以前那种忧郁愁苦的状态,凡事能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
主教鼓励大家以信仰之泉治愈和滋养自己的灵性生命,用充满信德的眼光看待一切,使自己的灵魂成为流动的圣水,身体成为圣神的宫殿。以祈祷、诵念玫瑰经等方式,帮助自己在平静中,在平凡的日子中,不断与恩宠相遇。
“在这一刻,我们要把这座教堂归还给基督信仰,归还给法国和全世界。今晚,圣母大殿重生了!”马克龙总统在致词时这样说。“五年完工的承诺兑现了。”巴黎的总主教于尔里克说。
2012年3月,我同神父去周边农村弥撒点下会,亲眼目睹弥撒点信仰生活的衰弱,深感心痛。我曾在弥撒点任职15年,对“点”上的信仰生活深有了解,现就弥撒点的牧灵福传工作谈谈我的体会和建议。
(此为解读,原文暂缺)教宗发表移民日文告信仰帮助移民度过困境教宗发表二O一三年世界移民难民日文告,称移民因贫穷、饥饿及暴力等而被迫离开国家,但信仰和希望能帮助他们面对困境,让他们找到更美好生活。
托氏十分肯定地指出:“一个社会要是没有宗教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
尽管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特殊人群,但聋哑组在堂口的服务和信仰的见证上有相当大的影响。
袁神父的离任让堂区太多的教友感到举足无措,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信仰生活!这一现象折射出教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引发出“我们到底是信耶稣还是信神父?”的思考。
死亡有不同的层次:医学上的死亡、伦理上的死亡和信仰上的死亡。医学上的死亡指呼吸及脑波的停止,就是肉体的死亡,很多人只把死亡狭义地理解为医学上的死亡,但却忽略了另外两个层次的死亡。
一生勤劳、笃信天主、为人善良、信仰坚定。他是一个为主而活的人,一生承行天主的旨意,正是这位老人的坚定信仰,他为教会慷慨奉献了三个儿子做神父。据高神父讲,老人患癌症晚期,整个患病过程没有感到太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