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发现自己的祈祷,似乎只有抱怨的时候才是最真情实感的。我们的祈祷,有时候像是个美丽的谎言。
他保持静默,从不抱怨,作出“信赖的具体举动”。不幸的是,今天的子女似乎经常缺少能引导他们生活、不据为己有的父亲。教宗强调,在一个“需要父亲”和拒绝家长作风的世界中,若瑟堪称为杰出的典范。
那些门徒要叫醒耶稣的话中含有抱怨的情绪:“师傅,我们要丧亡了,祢不管我们吗?”在面对邪恶的蔓延和伤害的迫近,我们痛苦地感受到天主那不可理解的寂静沉默。
在遇到任何痛苦患难时候,首先想到主,将痛苦当做对自己的考验,不抱怨,虔诚的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路追随耶稣的苦难。
因为为永远的利益,无穷的赏报,无限的光荣,人连一分气力也不想出,懒惰抱怨的仆人,你该害羞;因为为得常生,你反不如世人为下地狱那样肯吃苦。他们求虚荣的心,反比你求真理的心火大。”
《宗徒大事录》第六章记载信从耶稣基督的人渐渐多了,希腊化的犹太人抱怨希伯来人在日用品的供应上疏忽了他们的寡妇。
可是当我们看到他背负着一切,尝受服从、软弱、痛苦和一切黑暗,我们的抱怨自然而然地便会消失。耶稣给司铎的轭是和他一起爱。我们越是爱他,和他一起成为爱的人,那么他那表面看来沉重的轭为我们就会变得越轻”。
有一天,当他意识到未能打动那些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人们时,他没有抱怨,反而在圣神的喜乐中感谢天主(路10:21)。耶稣知道天主常常俯听他(若11:42)。
参与圣诞子夜弥撒的教内外朋友很多,有些人为了座位的事发生了一些抱怨,我就与她们轻声解释,要相互体谅。
我们知道侍候病人不是一伴好差事,若是不怨不忧、高高兴兴的侍候十天、八天、半个月还可以,不得已侍候一年半载也许还可以,但孙老先生的老伴患病瘫痪了十年,在侍候病中老伴的这几年中,我从没有看到孙老先生脸上有一丝的忧愁,也没有听到一声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