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香港:教宗方济各为香港教区任命三位新辅理主教
2014-07-12

他曾赴海外深造,获意大利罗马传信大学神学学士、美国雪立桥大学传理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香港公开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澳洲天主教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为宗座一心委员会成员。  

再谈“我见我闻”兼说天主教服饰的意义
2011-12-09

希望中国天主教神父以及修女在服饰问题上,远可学习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教会,近可比照佛道出家人,或许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进德公益:盈江“3.10”地震赈灾项目一周年回访
2012-03-18

在国内神长教友及海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进德公益于震后第二天赶赴地震灾区,为受灾严重的皮革区53户受灾同胞发放了急需的大米、食用油及棉被,并为33名在盈江打工的困难缅甸打工人员发放了返乡路费。

我的幸福
2005-12-16

我梦想自己坐在经理或董事长的位置,每天开着小汽车,在大都市中穿梭;有时又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白雪公主,找到了心爱的王子,过着甜蜜的生活;甚至梦想哪天冒出个海外失踪多年的亲戚,把我带到外国去,说洋话、吃西餐

新年伊始,北方进德喜添“新”人
2006-01-09

在谈到几年所学对北方进德有何帮助时,马莉说:“出国前在北方进德做一些项目筹划工作,到美国进行了专业学习,现在做起社会服务工作时将更加得心应手,更能与海外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方式接轨,提高工作效率。

写在莫拉克台风肆虐之后
2009-08-18

今天,主教、神父们不能再以堂区、教区、团体和事业机构还不富裕而就对海外灾难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袖手旁观。即使我们还在发展中,也有困难,抑或也遇上了同样的灾难,我们不是更感同身受吗?

香港:网上福传学校培育天主教徒成为‘福传者’
2010-02-01

尽管学生以华人为主,但也吸引一些不懂中文的基督徒,如印度人、菲律宾人和在海外出生的华裔教友。对于未来,校长说,“我们目前较少欧洲和南美洲学生,希望日后可在这些洲陆推广福传课程。”

教会媒体与福传
2006-10-15

例如:“信德”今年七月刊登的唐山地震三十年回顾专题报道,前往唐山实地采访,文章经本社及外地媒体转载,使海外读者明白到当年灾难发生时的情况,以及事件对当地教会及社会的影响。

梵蒂冈:圣伯多禄宗徒善会秘书长指出“祈祷和爱德也是疫情时期的主要福传渠道”
2020-06-13

除政府的努力外,人们还在海外支持下积极抗疫,展示出了慷慨无私,为了公众利益采取公共行动、体现了团结互助精神。就教会而言,既有直接行动,也有私人支持堂区的行动。

从“人之初性本善”谈起
2007-05-25

(摘自《海外文摘》第8期)这使我想起了利玛窦的一个故事,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南京城中有个笃信佛教的学者李汝祯,官居南京大理寺卿,他对利玛窦提倡“补儒易佛”之说,颇不以为然,想有意折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