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修院后他边读神学边为小修士教授拉丁文。宗修士14年的修道生活(备修院7年,大修院7年)他谦逊听命,守规尽责,团结同学,培养了对主情有独钟的爱,深受师生喜爱。
一、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赵本笃1918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市正定的一个信仰虔诚、热心侍主的老教友家庭,在良好信仰的熏陶下,很小的时候便对修道生活心向往之,13岁便走进了正定的小修道院。
北京教区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建敏神父:从1984年进修道院,20多年时间,一直在傅主教身边学习和工作,傅主教是爱国爱教的楷模,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爱国爱教事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也非常爱自己的事业。
尽管我们只是备修院,只是大修院的准备阶段,但仍不可忽视基督特殊的召叫,也不可忘记保禄宗徒的邀请: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
普遍说来,当时为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院分为小修院和大修院两个档次。准备加入神职的修生一般自十三、四岁起进入小修院,除接受与普通中学生一样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教育外,还接受基础的灵修、圣经及教理方面的陶成。
(玛28:20)编者注:(丁杨神父,重庆教区神父,曾就读于澳门圣若瑟大学宗教学系,后任教于国内多所大修院,今在罗马从事信理神学和比较宗教学研究)
(张金鳌、王炳信、宋树文)江苏徐州耶稣圣心堂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大修,经日夜紧张施工,于圣诞节前竣工。堂内张灯结彩,搭好了山洞和马槽,喜迎圣诞佳节。12月24日晚,圣堂对教内外朋友敞开大门。
走过了6年的大修院生活。2001年,沈智德神学毕业。走出修院的沈智德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说神学毕业后,我感觉没有方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1990年随一批年轻修士入读中南神学院,开始了其大修院的修道生活。执着修道重视神修在黄庆才神父的鼓励及协助下,已经进入中年的黄展才修士和一批年轻人一样开始了修道生涯。
清朝禁教后外籍传教士人数锐减,多个代牧区被迫合并,到1838年8月之前,中国只有澳门、南京、北京3个教区,福建、四川、湖广、山陕4个代牧区,传教士大都分属于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奥斯定会、巴黎外方传教会、遣使会5大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