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慈幼会通讯社报道,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种族、种姓、宗教信仰和语言团体,他们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在堂内慕道接待的教友发放着传单和宣传册,用通俗的语言为外教朋友讲解礼仪的基本形式、意义和堂内设施的用途。西开堂除了主日外,每天都有慕道接待的教友在大堂内值班接待前来参观的外教朋友。
这一青年基督信仰团体的青年们满怀信念,用普世通用的语言———音乐进行网上福传活动。他们希望通过音乐向人们传达基督信仰和平、团结、爱的信息。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非洲国家,尤其是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传教,还有很多传教士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由于语言的关系特别是在巴西做传教工作,另有10位传教士在东帝汶传教。
座谈会中,虽然语言很难沟通,但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共同唱圣歌,赞美天主,歌颂圣母,气氛非常热烈、融洽。
虽然语言上,有的弟兄姊妹有些困难,但这样的聚会活动,却极大的增加了大家的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交流
普世教会训令的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发表的目的,即在教会内存在各种类型的信友团体,而且依照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礼仪精神形成的信友团体有所增加,他们至今仍然希望保留古老的传统,即可以选择依照直到
400多年前,有一位洋人,他不顾艰难与险阻,带着给中国皇帝的贡品与传播基督福音的信心,漂洋过海,来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亚洲大陆。他抵达澳门,学习汉语,终于踏上了明朝的这片土地,后几经辗转来到京城。
否则,我们只要简单地继续或恢复昔日所有的一切,遵照古老的格言以及传统的方式举行我们的祈祷,做我们的工作,利用我们的闲暇时间就够了,何必研究神修革新的问题?
(梵蒂冈新闻网)“城门,请提高你们的门楣,古老的门户,请加大门扉,因为要欢迎光荣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