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领受了圣洗,信靠了天主。在印度南部有个多默教会,就是为纪念他而成立的。印度佛教中有一尊卷发佛像,据说就是多默。可见他深受当地人的尊敬与爱戴。
因着吴会长的善表,后来房东一家老老少少全都领了洗,另外还有许多村民加入了教会,成了拥有上百教友的堂口。几年后,更在村里建起了一座教堂。无论何种环境,一个人的善言善行,都会改变人的生命。
在这种形势下,基督徒家庭面临着一项巨大挑战,领受了一份艰巨使命。她们推行实践天主的创造原则:人的身份、人际关系、繁衍子嗣,以及透过工作化土地为家园、化世界为可居之所。
无论在桂林、柳州、西康、贵州,还是领全国慰劳团赴缅甸劳军,均受到司令官、士兵及所有人的欢迎,有时途中夜宿荒庙、卧革而眠、忍饥挨饿,亦处之泰然。
当山花开了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领洗了,希望我的心能像花一样喜悦于主。我原来不知道散步的这条路有什么特别,听完了他的故事,我才明白这条路上有他的付出,也有他的热爱。
康熙雍正禁教时期,他在四川广州一带秘密传教,在艰难环境中,他仍然建立了一座修院以培植本地神职人员,为发展教会事业鞠躬尽瘁,于1742年12月17日妥领圣事后安息主怀。
福音并非只是领受了福音的人才享有的益处,而是应该与人分享的礼物、应该传播的喜讯。在此,我们看到了圣神通过历代教宗们不断临在于教会的连贯性:参与、承担地方教会成为传教教会的责任、分担向外邦人传教的事业。
他完全能满足所有人的期盼,他拯救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类领回到天主初创人类时的美好境界,最终要使所有的人常生、永福。他不用暴力,不用枪炮来拯救人类,而是用爱,用十字架来拯救人类。
晚祷时把孩子抱在膝上,在他稚嫩的小手上比划着十字圣号;五六岁的时候教他念天主经和圣母经;七八岁时和他一起看古新史略连环画;八九岁时学习天主十戒,圣教四规,七件圣事,十二端玫瑰经,由神父进行口头考试,合格后初领圣体
当时正值中世纪文化的全盛时期,会议目的为:消弭战争(禁斗周期);戒绝买卖圣物圣职;订立遴选教宗程序(使政治权力无法干预);最后,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还颁令规定每年(复活节)至少告解及领圣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