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是活人的天主,祂临在于人类历史中,将人从受奴役的状态解救出来。教宗谈到天主十诫,他说十诫是天主为使我们度真正自由、圆满的生活指出一条道路。十诫所歌颂的并非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其一,清末交通不便,国人受地域所囿,语言交流少,多用方言。
在家受宠,在校受捧,是以我为中心的骄子。如果她曾经历过苦难,必然能体会到穷人的艰辛,即便不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应该有点同情心,原谅他的小过。撞倒的行李,自己扶起来就行了。何必出言不逊,激怒这位穷苦人。
教宗继续说,相反地,这个罪人,撒玛黎亚人却让天主来谱写他的生命:那个晚上,他改变了一切,因为上主使那位可怜的、受重伤、被丢在路边的人接近了他。
从利玛窦神父走进中国大门,到民国初期的雷鸣远神父等,这些传教士为了福音的传播,远渡重洋、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家园来到华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们这种博爱精神正是在回应主的派遣: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
圣方济各酷爱十字架并且为耶稣受苦难的心愿也非常挚热,他常常怀着一个为主殉道的心于1224年圣母升天瞻礼,他就退隐在亚尔未纳山,居住在一间小房子里,他独自退省、工作和祈祷。
在长达数月的审讯中,年迈的汤若望受尽了屈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历法案。后来汤若望被判处凌迟。在判以极刑后第三天,北京通县竟然发生6级以上地震,建筑毁坏,皇宫也部分倒塌并着火。
但个别墓志中也有绘声绘色的叙事和性格特点描写:“精镌图章,亦工绘事”的是利博明;“德行之标,难以悉举,而坚忍之操,尤为特著”的有艾启蒙;陈圣修“与人克忍克谦,律已守约甘贫”;罗怀忠“施药济人,亲手理治各等疮毒,日日行之无少厌怠,三十余年受恩者无算
我认识了拥有许多良善美德的圣母玛利亚,认识了将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并搭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利马窦神父,认识了获得世界诺贝尔和平奖的德肋撒修女,认识了圣女小德肋撒,尤其是她不因自己的病苦而怨天尤人,临死前还喃喃自语:我不愿意少受一点痛苦
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大瞻礼去教堂,也似外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