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当年精心描画的中国礼仪的蓝图,虽然由于礼仪之争而被打断了,但那种让福音深入扎根于本地文化的精神,在梵二会议之后得到了再次振兴,如今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很多堂区在牧灵实践中能够更为灵活开放地把传统元素运用到礼仪生活中来
据本堂崔叶明神父介绍:“8月2日,全教区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和来自本地及全国各地的神长教友一起上山敬礼圣母,礼仪相当隆重,人数相当多。最少也有五、六万人,最高可达到10万人左右。”
我们往往会认为某某在欧洲、美洲或日本十分成功,便在本地依样葫芦。虽然我不肯定这是否最好,但是很容易做。例如当你想到学校,便马上想到一些有效的做法。
他的诸多奉献最终结出了硕果:堂区从5个增至35个,司铎从24位增加到102位,修女从22位增至97位。
他的诸多奉献最终结出了硕果:堂区从5个增至35个,司铎从24位增加到102位,修女从22位增至97位。
要能做好婚前准备,也需藉着家庭的参与,加深司铎培育,使他们了解这方面问题。有些神长建议,教会也须陪伴完婚后的夫妻,使夫妻在这关键的磨合期,逐渐意识到婚姻圣事及其意义,以及它所带来的挑战。
作为回应,改革开放后大陆首批获祝圣的很多司铎低调简朴地庆祝了他们的晋铎银庆,昔日一些地方教会大操大办的金庆、银庆、开堂庆典,正为厉行节俭之风慢慢替代。各地宣讲圣言,爱德服务,见证福音,蔚然成风。
感恩祭由耶稣圣名堂主任司铎黄忠伟副主教主礼,曹世铎蒙席及道明会黄金昆神父共祭。圣堂大门还高挂著「庆祝许金烽若瑟弟兄复生、叶韦廷与许嘉玲结婚感恩祭」的金字红布条,非常显目。
司铎,被称为基督第二,甘愿奉献自己,自愿选择了独身生活,只是为了全身心地服务教会。但是,神父荣耀的身份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甚至为了信仰献出生命。
最终,我喜乐地选择了司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