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格蕾蒂斯·艾伟德。在中国人眼里,至今仍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有关其简历是这样:格蕾蒂斯·艾伟德,女,1902年2月2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父亲是一名邮差。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拥有犹太血统。一天,女王问他:“迪斯雷利,你能拿出神活着的证明吗?”迪斯雷利回答说:“女王陛下,只要看看犹太人的历史就足夠了。”
厄斯德拉(EZRA)从放逐之地回到预许的福地时,要求聚集的民众禁食,使我们能「在我们的天主前自谦自卑」(厄上八21)。全能的天主俯听了他们的祈祷,保证赐给他们恩惠与保障。
幸而圣经中也记载了许多通过重大考验的模范人物,如若瑟、卢德、斯德尔厄斯德拉、达尼尔等等。经过考验,人的品格就能够被塑造及显明出来,而整个人生就是一场考验。
圣多玛斯在解释和阐述《宗徒信经》的时候,论到诸圣相通功这个信条说:由于众信友共同形成唯一的身体,所以其中的益处彼此交流。
利玛窦是最早来中国的耶稣会士,其绘画风格部分模仿北欧的雕刻家菲也克斯氏(Wierx)。无论如何,他们的主题都离不开宗教。
有一次,他在阿塔薛西斯王面前举杯敬酒,献给国王时说:“我为我的祖先坟墓所在的城池,成了废墟,城门为火焚毁,我怎能不忧心重重呢?”国王问他要求什么?
如今她的永久离去,由夫妇俩相互支撑组合的人字,当失去一笔之后,未亡人顿时身心失落无依,就如西风卷起的黄叶飘零,又像在一望无涯黄沙漫漫的戈壁上的流浪者;我几次情不自禁地在大街上失声号啕,在踽踽独行时滂沱着泪雨
教宗的讲道重提他当选隔天在西斯汀圣堂的首台弥撒讲道的主题,即行走、建设、宣认,重点提到行走。他说:这段福音令我们感动:耶稣经常行走,在路途上教导门徒。这很重要。
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噶将此称为人心中的神形空虚处,除了神的灵外,世间一切东西都无法将它填满。认识天主以前,这种空虚感折磨着每一个人。难于面对死亡,内心惶恐,这是人生的另一大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