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玛利亚接受一个预言:“至于你,一把利剑要刺透你的心”(35节)。他们在贫穷中来到,在充满痛苦中再出发。唤醒的就是惊奇:但正如耶稣的家庭,历史中让天主临在于肉和骨头中唯一的家庭。它本身能夸耀的。
他们的心是如此充满喜乐,以致于他们马上感到需要把所接受的恩赐宣报出来。事实上,两人中之一的安德肋急忙同他的弟弟伯多禄去分享了,并把他带到上主前。寻找上主,与他在一起。
教宗最后邀请修女们永远不要失去“微笑和内心的喜乐”,并吩咐她们跟随旅程上的向导,敢于“无所畏惧”,接受“我们这个时代新贫穷的挑战,这样的贫穷太多了!”。
在教宗出发前,余兴植枢机接受本新闻网采访,讲述了他的故乡亚洲、一片拥有丰沛文化、多元宗教的土地。信仰要在那里扎下根基,一大挑战在于本地化的进程。枢机说:“这要通过新的语言和新的牧灵模式来发展。”
信函重申,只有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唯有上主能赐予圣化的恩宠,玛利亚的角色应该被视为母亲的代祷,并帮助信友们敞开心扉接受圣化恩宠的行动。
随着社会的开放,各地教会的交流增多,教友们的视野也宽广了,慢慢地,台湾的教友们也变得能接受东方教会的圣像画了,并且越来越喜欢这种跟礼仪关系比较深的有着很多神学意义的东方教会的圣像画(Icon)。
要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有所成长,我们就应该要接受基督圣体、圣血的滋养。事实上,我们接受圣洗、接受坚振,就是为了感恩圣事的缘故(天主教教理1322;「爱德的圣事」劝谕17)。
起初利玛窦曾计划(按“零经度为中央经线”)如实绘制世界地图(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置于世界地图的边缘)如果连中国基层官员和士大夫都难以接受这张世界地图,那么皇帝和朝廷文武官员如何接受这个现实呢?
建民深受感动,在逐步加深对教会的了解和对天主的信赖后,高兴地接受了洗礼,至此他带着满心喜悦地投入了天主的怀抱,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年幼失恃嫁入外教尚美珍从小接受了洗礼,在信仰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热心事主的父母经常接待神父、修女。然而不幸的是,尚美珍出生刚刚7个月的时候,母亲就因病离世。小小的尚美珍只能由父亲和三位姐姐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