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公益项目展示会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张士江 近年来,一些以信仰为背景的NGO及其公益事业,一如国内其它公益事业一样,正在融入中国社会,服务社会人群。
怀念我们在意大利玛利亚雪地大教堂里和中国的孙神父、张神父、于修女一起参与欧洲朝圣的最后一次弥撒。
据杨福绵、张西平等学者考证,《葡华字典》手稿共189页,长23厘米,宽16.5厘米,其中手稿的第32~65页是葡萄牙语和汉语对照辞典。
张舜徽在《说文解字约注》里说:幻从反予,其本义当为欺诳。……今俗为之骗人,即幻字原意。后世用为虚幻、幻灭以及诡诞、惑人,皆其引申也。”
待到明成化七年冬,木元经再次去都城,路过娟娟母亲家,见到娟娟的画像,在画上题诗一首:“人生补过羡张郎,已恨花残月减光。枕上游仙何迅速,洞中乌兔太匆忙。秦娘似比当时瘦,李卫惭多旧日狂。
8.关于供奉圣像之事,天主教许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圣像,比如耶稣苦像、耶稣圣心像、圣母及其它圣人圣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礼;其目的非为引人尊敬该像本身,乃为助人引发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稣苦像,内心就会想起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赎罪之大恩
在这里不禁想到旅游时的心情,开始几天,游客在山川草木、烟霞泉石里流连忘返,游兴甚浓;不几天就思家心切,心急火燎地买返程票,归心似箭!到家后不禁轻松地喊一句:“回家的感觉真好!”
圣奥思定身为耶稣伟大的门徒,精通圣经,曾经写道:「有人在群众中满怀热诚的大声喊叫说:『怀过祢的胎的人是有福的!』而耶稣回答:『那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人,才是有福的。』
又由前清时期的耶稣会士叙述所巩固,地图则是一个更直观的论据 16至18世纪的欧洲人并不曾见识过明代以前的中国疆域图,无论是早于1655年传至欧洲但流通不广的其他几份中国地图,还是卫匡国地图,对中国版图的摹绘都不曾远及西域漠北
我想,策划者一定考虑到了在巴黎侨居的华人教友对那块黄土地愈远愈浓的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