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主义的唆使下,无信仰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地影响着信仰的成长,更影响着我们的整个教会。为什么奉了很多年教的老教友,信仰不仅没有更新和长进,反而后退了呢?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教友,也应该有奉献的,除了奉献适当的物质,还可以是时间和精力,在福传上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并非很难,只是看自己想不想去做。奉献生活年并非就是此年需要热心去奉献和福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宗的思绪接着停在精神和物质匮乏的人身上。他说:「这道来自圣家的光芒激励我们在那些因各种缘故而缺乏和平、和谐与宽恕的家庭状况中要散发人情温暖。
韩总主教说,当前天主教大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社会道德标准的下降,例如堕胎在五十年代被禁止,如今却有很多国家立法放宽;二是世俗化现象太强,物质与精神生活失去平衡,例如不少青年滥用药物、迷恋上网、打麻将和电子游戏等
吴若瑟司铎导言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的文件,发出重视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的号召;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说:「在一个好像天主不存在,只有物质层面和封闭生活的城市中,人自以为是一切的创造者、管理者,唯一的主人:所有建设、经济、交通、科技等等,全都由人决定。
艺术同物质、图像、人体有关,帮助人了解信仰是一个完整的现实。要是得到净化和有精神层面的艺术进入教会,信友们也进入其中,看看我们正在举行的一切。
最后欧美的主教分享称,文明社会问题在于世俗化、物质化的问题,宗教的神圣受损。在婚姻问题上、自然律的争论上等都成为宗教交谈的内容。
让人以基督为中心、由圣神推动,归向天父之内;让人获得一个更丰富的生命,身心灵都获得提升的生命;让人获得一个物质与精神、今生与来生、天上与地下并重的生命;让人获得一个整合的生命:信仰与生活、宗教与社会、福音与文化结合的生命
分子式分解培育就是将受培育者自身的缺点或不足经过培育导师的引导,最终形成新的物质,达到质变的效果。第三,“主动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