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促进这些原则的行动并没有宗教性质,而是不分宗教派别,向全人类提出的。 教宗在文告中最后指出:天主教会坚信需要再次宣讲耶稣基督,祂是各民族全面发展及和平的首要缔造者。
基督服从至死,为了全人类在他内共融;玛利亚完全服从,参与了主救世的工程;圣方济各服从了,且选择了卑微的贫穷;雅松大顺应主旨,“她所做的‘小事’成为她传扬福音的工具”(雅松大传)4月8日是真福雅松大去世升天一百周年庆典
然后,再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他讲一些通俗易懂的天国的道理,给他讲一些简单的教会的道理,传播主耶稣救赎全人类的福音。并好言好语地多开导他、多安慰他,增强他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耶稣的苦难延续到世界的终结,因为这是一段分受全人类痛苦的历史,持续临在於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之,逾越节三日庆典是值得纪念的一个爱的盛事,它令我们坚信,在生活的考验中我们绝不会被遗弃。
在全人类的文学中赞美友谊的作品,最美妙的一段,恐怕就是约纳堂及达味友谊的赞词:二人结为密友,心心相契,约纳堂不顾一切困难来保护救助达味脱离生命的危险(撒上18:1-4)。
这个喜讯不只是为她个人的,而是整个犹太人的,为全人类的。喜乐是按捺不住的,喜乐是充满爱的自然流露。所以,圣保禄提醒我们:要常常喜乐!(斐4:4)服务他人也是爱德的表达。
他说:“天主亲自照顾我,照顾我们和全人类。我没有被遗弃,没有在宇宙和令人失去方向的社会中迷失。他照顾我。这位天主不是在遥远处的天主,为了他,我的生命不再有价值。
我们深受战争时期的磨难,我们听到为全人类的救赎而痛哭的声音。这一人类历史的“堵塞”,使礼仪加强了对天主经中的最后一项祈祷,表现出教会的人性化。
这是一个为人类而存在的基督耶稣,一个大写的基督耶稣,一个为全人类传播爱的基督耶稣!
读后,我深感这与我们教义中的博爱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基督徒还得加上一条:要爱全人类。正如《欢乐颂》高唱“一切人类是兄弟”!当今世界,不管在哪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呼声,那就是爱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