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天的开始常能带给人重新振作的希望,彻夜不寐的病人渴望黎明的来临,准备出发旅行的小孩急不及待的等候晨曦的来临,看更守夜的人巴不得曙光立即出现,心怀大志等待大展拳脚的人急待旭日高升--这些经验都加深我们期待基督的来临
(罗12:9-21)的确,在福音的记载中,耶稣未让我们学习他怎样治愈病人,怎样步行水面,却让我们学习他的善良,可见善良之重要性。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你们都到我这里来吧!我要使你们得到安息。
回来以后把这些己和我周围的人分享过,主日天下午我们带着露德圣水,带着圣体看望那些进不了教堂的老年病人,和他们分享的时候,他们都高兴极了。都不舍得让我们离开。我的心里直还沉浸在朝圣的喜乐中。
小孩子喘着气说:“耶稣会治病,好多病人都被他治好了,他现在要从这里路过,我要去叫我妈妈,让他也治好我的妈妈!”
半死状态,只能看到灵魂浮在病人的脸上,这是灵魂要脱体而尚未完全脱体,是脱体在进行中的状态。
要医治城中的病人,并对他们说:‘天主的国已经临近你们了。’”灵修意义这节揭示福音传扬的两个支柱:行动(治愈);宣讲(天国)“天主的国”临近,是耶稣信息的核心。这是一种末世性的宣告,也是新秩序的到来。
——2013年3月20日在梵蒂冈接见其他基督教会团体、犹太教代表时你们可以看到基督徒在你们的国家中为帮助病人、孤儿、无家可归的人和流落异乡的人所行的慷慨作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建设更有人性和更公正的社会
苦难的跋涉之后,人身上的神性会增加 当写到苦难的时候,很显然有一种仰天呼吁、悲祷的气息和意味,不论书里怎样表达,在作家心里接踵而至不可招架、层出不穷的人类永恒的苦难,只能求助于那种力量。
最後,通谕以两篇祈祷文结束,一篇与所有相信造物主天主的人分享(246),另一篇向所有信奉耶稣基督的人提出,祷文中重覆诵念愿祢受赞颂。这道通谕正是以愿祢受赞颂作为开端和结语。
天主教徒因为参与圣事,并且信赖圣人转祷,在经验天主时,有别的教派所没有的亲近感,气质上偏向于欢乐、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