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保禄宗徒曾说过:"犹太人要求的是神迹,希腊人寻求的是智慧,而我们所宣讲的却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格前1:22-23)很显然,保禄不赞成此举。奇迹,固然能增加人的信仰,从感观上满足人的猎奇性。
后虚堂六角,所供纵横十字文。后缘不琱篆而旋纹。……墓前堂二重,祀其国之圣贤。堂前晷石,有铭焉,曰:‘美日对影,勿尔空过,所见万品,与时并流。’”
记得,去年一个深秋时节,我和几个朋友去郊游,沿途秋风萧条中路过一户农家的情景让我们着实眼前一亮,只见那户人家,门头上高高耸立着十字圣架,大门两侧书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堂内无灯凭月照,下联是家门不锁待云封
接受基督死了且死在十字架上,不是一个信德之举,只是一个历史动作。反之,相信祂复活了却是信德之举。我们的信仰诞生於基督复活的清晨。保禄列举了蒙受复活耶稣显现的人的名单(参阅:5-7节)。
我满腔热情,人家不是冷笑,就是当了耳旁风……但是几年下来,我终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果,姨侄儿高鹏领洗了,同事大姐接受福音并愿意有空就和我们去祈祷所拜圣体,哥哥和孩子们知道饭前划十字了
教宗说:“耶稣通过他的苦难与死亡,显示了他犹如天主的羔羊,在十字架上被宰杀,来除免世界的罪恶。他正是在人们一向在耶路撒冷圣殿中宰杀羔羊的时刻被杀死。
她从耶稣出生,躺在马槽里,以至她看着他死去,从十字架上卸下尸首后,被裹在殓布放入坟墓。她的儿子的面容深刻印在她的脑海中,但这个面容改变为复活的光。
肩带上的鲜红十字是基督五伤的象征。上面的别针象征基督被钉十字架的3颗钉子,因此,羊毛肩带更有基督善牧的意义。
圣父在他1988年《圣瞻礼五给司铎的信》中关于这一点有过体面的描述:“如果若望在十字架下代表了每一位男女把天主之母作为神性之母,更何况我们是以圣事的形式被召叫,在教会内作为施行圣体圣事职务的司铎呢!”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附近杨家坪生生不息的杏树,想起遥远的大屿山新鲜甘美的十字牌牛奶,想起偏僻的怒江州傈僳族人那无伴奏四声部圣歌合唱,在这个意义上,圣母神慰修道院从来就不是废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