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 年四旬期文告
2024-02-13

“出离埃及”是可以被中断的:试想,人类已来到普世兄弟情谊的门坎,而科技、文化和法律的发展已能保障所有人的尊严,但又该如何解释人们至今仍然还在不平等和冲突的黑暗中摸索呢?

做圣人更合算
2025-10-28

“好人”,在不同的文化、人群和时代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好人”,可能是遵守伦理道德,有很好的修养和爱心的人;“好人”,也可能是个人修养很差,甚至杀人越货,对一部分人很好,对另一部分人很坏的人。

缅怀东北最后一位高龄神长段国兴神父(二)谦卑进修 留院服务
2025-11-08

正是这样的活波信德和品格及修养,使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无惧孤独与艰难,最终成为一名上进而称职的司铎,也为他日后在修院中的教书育人、在堂区中的教化人灵,奠定了坚实的灵修和文化基础。

特稿:在中国教会需要进行一场灵修革命:从念经到祈祷
2017-03-06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给出某些适合个别文化和时代中的人的具有整体性、普遍性或概括性的祈祷方式。现今是个信息通讯发达,对视觉、听觉效应,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极大需求的时代。

独家报导——外出务工教友信仰生活调查:莫让“群羊”成“亡羊”
2011-06-03

在信德文化研究所的关注和建议下,“信德”编辑部就此话题采访了不同地区的一些神长、教友,期待通过这份调查,能够引起更多教会人士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倾力帮助已成常态的外出务工教友群体。

拉斐尔:天才画家一生中的光与影
2020-05-14

这幅作品本身非常杰出,但是它表达的文化仍然可能有不育之嫌,因为它完全面向过去”4。这是一个既严肃又专业的评论,但这位当时年仅21岁的艺术家前程似锦的未来还在前面。

罗马:教宗2014年四旬期文告
2014-02-26

物质的赤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穷,影响所及是那些生活在有违人性尊严狀况中的人:也就是缺乏基本权利与需要的人,如食物、水、卫生条件、工作,以及人性发展和在文化上的成长。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二
2011-12-19

[page]神职人员如何处理灵修与牧灵福传的关系问(韩清平神父,信德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堂区的一些神父忙于他们礼仪方面的任务和责任,忽略了在教友当中的牧灵和福传的工作。

看耶稣如何传福音
2012-05-08

或者举出很多例子说明教会在历史上所犯的大错;或者只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来谈信仰,仅仅把信仰当作人类进步的手段和工具。

从“全能”记者到修女教授
2012-08-02

位于风景如画的密西西比河畔、三州分界点上的美国童贞圣母仁爱修女会会院(图下部的红色建筑群)满眼看到的都是希望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鲍芭德修女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很惊奇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如此迅速,中国人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