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以让爱回家为主题,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婚姻圣召,回应天主的呼唤,度美好的婚姻生活。
在这三年中,教宗心里一直有三个图像在引领著省思,分别是:费里尼导演的电影《大路》里的傻瓜、画家卡拉瓦乔笔下的《圣玛窦的蒙召》,以及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白痴》。这三个图像传达出意义、召叫和美。
李主教也向大家分享了全球天主教会一些状况、中国教会面临圣召的缺少及江西教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最后提出,希望传道员每年至少传一个新教友。
试想想:圣洗圣事;圣召,祈祷,服务,使命,自我牺牲……这一切信德生活的层面,都是天主对我们跨越自我的邀请。
然而,这个召叫的境况却十分熟悉:熬夜的疲惫,徒劳的工作,挫折的感觉。“老师,我们已整夜劳苦,毫无所获;但我要遵照你的话撒网。”即使尽了多大的努力,事情往往不如自己所愿。
童年、音乐和电视访谈中,也追溯到教宗方济各过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童年、他为圣老楞佐足球队的喝彩、做屠户的“圣召”、意大利皮埃蒙特的根源,以及化学实验室的经历。
在弥撒讲道中,党主教结合当天的福音(玛8:18-22)和读经(亚2:6-10,13-16)讲了两点:第一、要铭记修道人的神圣召叫。
当我们蒙召成为仆人时,我们实际上被邀请参与一场生命重心的神圣置换——将自我从中心位置移开,让天主和邻人成为我们存在的焦点。洗脚在耶稣时代是最卑微的奴仆才做的工作。
在谈到非神职的修会修士们时,教宗说对这一圣召需要有新的认识,并因此要求当时在场的圣座修会部部长及秘书能够组织一场比较令人满意的反省。
在这里天主神奇地召叫了基督徒,更神奇地孕育了一位司铎,他就是何全林神父。大山里的何全林神父天主的神奇召叫今年43岁的何神父出生在陇县火烧寨镇郭家槽村,家中排行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