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幅发挥人类爱心的温暖画面,由美国著名诗人朗斐洛写成的"提灯女郎"一诗而名传遐迩。南丁格尔凭着拯救人类的坚定理想与抱负,在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护理事业,对一个女性来说,这是何等艰巨的挑战!
《福音》中,法利塞人运用理智来看待那个淫妇,而耶稣却用心灵理解她。因此,我们也应该运用心灵对待遇到问题的神父。
’(路17:10)(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第36号)是的,尤其在这个上帝死了的时代,在这个人类重建全球化之巴贝耳塔的时代,在这个物质真正被塑成金牛的时代,基督福音的宣传者们都会体会到依撒意亚先知和保禄使徒的苦衷
天主吩咐亚巴郎将儿子依撒格当作祭物献上,是要考验他的信心。雅各伯为了娶辣黑耳为妻,被逼额外工作七年,也是天主给他的考验。亚当、厄娃在伊甸园的考验中失败了,达味也曾多次未能通过天主给他的考验。
钟神父在弥撒讲道中阐述了什么是信德,希望教友们要以亚巴郎的信德为榜样,对天主的许诺永远坚信,效仿圣母和主耶稣,在一切事上努力承行天主的旨意。
1850年,法国传教士勒努(汉名罗勒拿)以商人、旅行家、探险家的身份,一路得到云南丽江、迪庆、西藏和四川康巴地区的活佛、喇嘛、土司、头人的信任,最终到了磨西。
同时,他也积极培养一批中国神职学员,并辅导他们学习宗教画,这些学生以殷若望、谷文耀、黄巴桐、吴露爵等最有名。在清宫廷内当画家的马国贤,常有机会随皇帝往热河观其狩猎。
我们基督徒蒙天主召选,不是为了改造社会,不是建立人间“巴贝尔帝国”,而是将主耶稣的福音带给周围的人,帮助每个人知道自己是天父的爱子爱女。
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能在罗马被祝圣,无论作为圣弥额尔总领天使会的成员,还是作为巴布亚人,都是一种荣耀:“这不仅为我是个祝福,为我的国家和人民也是祝福。
从亚巴郎的蒙召,到梅瑟引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在旷野中,“上主在他们前面行走,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出13:21)这种引领不仅是外在的庇护,更是内在的、信实的盟约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