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如果你早就知道我日用粮的意义,难道你会只拿微薄的薪水吗?我知道老张一辈子薪水都极高,叫他只拿低薪,乃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故意找他的麻烦,看他如何回答。老张说薪水高,代表能力强,拿高薪,并无不对。
她对“信德”说: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就会让这些残障孩子们多一份人间的温暖。
《条例》中对宗教界进行了许多限制,规定了违反《条例》的处罚,但很少有针对政府权力部门如果损害宗教团体的利益如何进行惩处。
当我们在生命的最後,带着我们的过错与罪恶,也带着我们的善行和对近人的爱,如果可以像耶稣那样对天父说:完成了,该有多好啊!或许我们不如耶稣说得那麽完美,但我们可以说:主啊,我已经尽全力了。完成了。
主耶稣早在二千年前就告诫我们:将有假默西亚和假先知兴起,行大奇迹和异迹,以致如果可能,连被选的人也要被欺骗。看,我预先告诉了你们.(玛24:24-25)王神父的忏悔正是主耶稣所作告诫的一个现实例证。
你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吧!(路22:42)可见耶稣最终承行的是父的旨意,为我们做了榜样。
老父说:如果真是骗子,日后他也会改邪归正。因为他会想到一个老人竟这样相信他。老父识别能力特别强,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也特别强,凡不应去的场所,一概回绝,绝无商量的余地。
如果我们能过渡到另一种逻辑,每个人都有权利度公民生活的逻辑、每个人都有享人权、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逻辑,和睦共处就会实现。但是,也得走出多数派专横行使权力的逻辑:我说话才算,因为我们是多数派。
如果用心理学家马斯诺的人生五大需求来判断,金字塔的塔尖——自我实现需求,是要用下面四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做铺垫的话,我面前的这个乞者确实有点奇异。
如果父母行动还可以,堂区有郊游时带他们参加,认识教友神父,或参加堂区的老人善会,邀请神父及教友来家中为他们祈福或弥撒。有关临终信仰问题,要找对时机问他们有关对死亡的看法及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