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共同的言论落实到行动教宗方济各最后总结道,伴随同道偕行进程“实施阶段”的任务交给了教会会议秘书处和罗马圣座各部会。
(撒上15:22)可以说听命贯穿了吕神父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也成就了他生命中无数个精彩。在天主的助佑下,在自己不懈地努力中,吕神父在教学的工作上收获颇丰。
教宗说:上主所拥有的风格是若翰没有想象到的,这是若翰的经历最困难的阶段。那时,他在狱中很痛苦,痛苦的不仅是牢房的黑暗,更是内心的黑暗:‘这位就是默西亚吗?我有没有弄错?
首先这以家庭为主题的世界主教会议,在时间上分两个阶段举行,今年10月份的大会只是这整段旅程的第一站,明年2015年的大会才是旅程的终点。
在教会传统中有一个智慧的行李箱,始终在倡导关怀老年人,在其生命最後阶段给予深情陪伴的文化。教会不可以也不愿意遵从一种以不耐烦,更别说以冷漠或轻视的态度对待年老。老年人的身体都比较虚弱。
或许我们今日,在西方每个国家都有它的历史,在一个新的阶段:直到几年前,信仰几乎是透过家庭传承;今日这样的传承日渐减少,但始终是透过人与人的相遇。我们说了太多的话,我们更需要经验。
(依43:1)这一切的发生似乎主在有意召唤我,并一路引领着我……那时的我对于信仰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完全无知的阶段。自那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教堂,过上了一个望教友的生活。
最后教宗将自己托付给天主说:我走在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不过,我知道有天主的光,知道基督复活了,祂的光比一切黑暗更强烈,天主的仁慈比世上一切邪恶更强大。
我们大多数人的祈祷,在早期的阶段总是停留在求恩上。但是如果是为了增进相互的关系,我们必须同样允许让天主对我们说话。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们说: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
七件圣事照顾着我们一生中:生、老、病、死的每个阶段,藉着每件圣事的独特恩宠,在不同环境和际遇中,帮助我们善度天主子女的生活,同时也为信仰作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