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翰:普世的见证人(6-8)若望福音和对观福音一样,也将若翰洗者的工作安置于耶稣公开出现之前。福音作者言简意赅地综合表达若翰的整个生命:「被派遣、已经来到、作见证和引人进入信仰」。
(伯前3:15)同时,教理讲授员也是信仰的见证人、导师、秘契主义者、陪伴者,以及因教会之名而行事的教育者。
在宗徒们拣选玛弟亚取代犹达斯时提出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该人必须同我们一起作祂复活的见证人(宗1:2)。没有人可以把复活由基督教教义中除去,却还想保留基督教的特性。
现代人乐意聆听见证胜过聆听老师的说教,如果他聆听老师,那是因为他们是见证人。因此,教会的主要生活就是向世界福传。信友藉着活出福音成为福传的代理人。
教会可利用媒体,包括报纸、网路宣传神贫的福音价值;生活见证方面,信众就是见证人,教会是见证的教会,基督徒日常生活应该反映出‘神贫’的形象,像教宗一样,坐公车、煮饭等。
为达致一个和谐的团体生活,玛窦福音提出了一些实际的指引: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独处的时候,规劝他……他如果不听,你就另带上一个或两个人,为叫任何事情,凭两个或三个见证人的口供
各大宗教之间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而把注意力放在世界性的非宗教化和宗教冷漠方面,并把自己视为天主的真实存在的见证人。所以我们相信,一个互相证明的时期正在到来,但其中的证人未必总能和睦相处。
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人。「看,我要把我父所恩许的,遣发到你们身上。至于你们,你们应当留在这城中,直到佩戴上自高天而来的能力。」耶稣领他们出去,直到伯达尼附近,就举手降福了他们。
你们要接受基督的爱,而你们将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所需要的见证人。我邀请你们默想这次聚会的主题「你们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参阅玛28:19),为在里约热内卢的世界青年日作准备。
作为一个城市的主教,我离不开各种团体的支持和协助,我是一个城市当代多元文化共存的见证人。 南方周末:有人说,过去谈论的最大话题是东西文化对话,现在是天涯若比邻,多元化对人的挑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