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向人们宣告,天主不但是人类的造物主,更是关爱人的大父母,耶稣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
而恰恰是在这一忧虑的促使下,五十年前,天主之仆,先教宗比约十二世才要让传教合作更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在福传前景的激励下,先教宗比约十二世要求拥有悠久福传传统的团体派遣司铎,支持新成立的教会。
可是,为什么我从来见到您都是喜乐的、安详的,没有忧虑,没有叹息。说苦难,神父的苦难岂止是沉重?人生八十而四十余载困卧于床,简直是无法想像的煎熬!
(《傅天娜修女神圣慈悲日记》742,河北“信德”译本)……有许多灵魂经常忧虑不安,因为他们没有充足富裕的物资来实践慈悲的善行,不过,你要为他们写下来:精神方面的慈悲行为,既不必请示批准
看着这样的场面,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但却暗暗忧虑孩子大了会成为什么样子。溺爱,虽然有爱的名字,倒不如说是用爱的名义在行伤害。
当我们发觉我们都有着同样的忧虑与恐惧时,我们也再次明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得救。要得到真正的成长,我们必须一起成长,分享我们的所有,学习那将自己仅有的五个饼和两条鱼交给耶稣的男孩……。
因梦想破灭而感到失望痛苦,对眼前的挑战感到忧虑,对于自己的资源贫乏感到泄气,都会使我们不禁将自己藏身于自我中心的心态当中,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一位某堂区的基基团成员分享:“在小组里分享我失业的挣扎时,姐妹们用《玛窦福音》中‘不要为明天忧虑’的话安慰我,并帮我联系工作机会。圣言活了,信仰不再是周日弥撒后的摆设。”
或许至到有一天,我们才会发现,无论我们多软弱,惟有祂能搀拉着我们,担当我们一切的忧虑,惟有祂肯告诉我们人生当走的路。祂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救主,更是我们生活中最知心的朋友,最亲爱的伴侣。
的确,在圣子内的天主不会将我们弃于忧虑与痛苦中,而是亲近我们,帮助我们承受苦难,并且希望能够在我们心底深处治愈我们(参阅谷二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