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分别对这五个主题相应地引述了四福音中洗者若翰为给耶稣预备道路、耶稣要求人去撒种子的比喻、荡子的比喻、拉匝禄的姐姐玛尔大与耶稣的谈话内容和耶稣公开传道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门外,想要同他说这五段福音
还有一名学生问道:为什么您不愿住在宗座大楼的教宗寓所,而选择住在圣玛尔大之家,您为何放弃豪车,为何放弃财富呢? 答:我认为这不仅是财富的问题,这也是个性的问题。
(玛2:1-2)旧约圣经户籍纪20至22章中的巴郎的神谕,其中提到了关于异星的期待。
1937年,在辽宁抚顺的玛利诺会修女正在照顾中国孤儿大量弃婴出现的原因和救助农村出现大量被弃婴儿,田头地边、墙角树坑,经常可以见到。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35-36,40)。因此,最稳当的道路,就是重新找回基督爱德和友爱分享的意义,就是呵护我们近人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
(玛25:40)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勇敢迈出爱的第一个脚步,关怀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使他们感受到还有人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世界充满爱。
孔子也批评过“为富不仁”,圣史路加记载的主耶稣的教训“富人与拉匝禄”的故事,玛窦圣史记载的主耶稣的“为我最小的弟兄做的就是为我做的”。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对那些仍在“远处”的人来说,为穷人服务,可以是一条天赐的道路,能引人遇见基督,因为对近人的善行,会得到天主丰厚的回报(参玛廿五40)。……(摘自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全文
答:美中天主教服务处的创立者是TheodoreMcCarrickofWashingD.C.和玛利诺的神父LarryMerphy,成立的目的是联络解放前曾在中国传教的海外修会,帮助他们重新与中国教会建立关系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