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我在微信上曾看到这样几句话:一个拒绝真理的人,就是把全世界图书馆里有关真理的书拿给他看,他也不会相信,当我们用爱心做出善事来的时候,他就会有所感动,慢慢发生改变。随后二姐又讲了一个感人故事。
12.爱心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做好事,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这样才会有朋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人。
我想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是,一起为他祈祷,把他的爱心传递下去,自己上进的同时也帮他人!”与此同时,更多的留言是大家的深切哀悼、献祭、祈祷。(上下留言截图没有选择重复的内容。)
“好人”,可能是遵守伦理道德,有很好的修养和爱心的人;“好人”,也可能是个人修养很差,甚至杀人越货,对一部分人很好,对另一部分人很坏的人。
在所有宣讲之后,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用各种神圣的借口或者鼓励爱心奉献的理由,要求教友们给他们捐钱。只有时刻记得转向主耶稣,聆听祂的教导,才不会被洗脑、被欺骗。
虽然信仰不同,但是以一颗慈悲怜悯的爱心去普渡苍生是共通的,正是这样一个神父与一个和尚成了朋友。在一次信仰探讨时,住持问董神父,“你这串珠子怎么称呼?”
打开心门就是常怀一颗敏锐的爱心,学习认出每个人身上天主的肖像,认出主耶稣基督以一位软弱无能的婴孩、以一位普通的人、以一位在各方面有困难者的形象来到我们的家门口,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据大家介绍,黄展才神父非常有爱心,经常资助一些贫困教内外朋友及贫困生。当地的谭修女曾亲眼目睹黄展才神父照顾和尊重年长教友一如尊重自己的父母那样。对于远道而来想领圣事的教友,黄神父从来不拒绝。
林修女打开心结开始主动接近老人,以爱心和耐心陪他们聊天,聆听他们的生命故事,给他们喝水、喂饭等。久而久之,林修女与其中一位温顺的老人建立了深厚感情。
以同心同德弘真道、献灵献身法圣家为修会精神,奉纳匝肋圣家为楷模,效法耶稣、玛利亚、若瑟之芳表,唯命是从,成就主旨,默默承行,传扬天主福音,建立基督化家庭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