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四十天,祂──道成肉身之子,会站立在我们面前,并与我们同在。天主与法老王不同,天主不要臣服的子民,祂要的是儿女。旷野是可以让我们的自由成熟的地方,使个人决定不再陷到奴役中。
(《论老年的教理》,2022年2月23日)前述的圣咏集,与其在年老时不被遗弃的恳求,道出了笼罩着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阴谋,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如果我们理解到,长者的孤寂和被弃养的困境,不是偶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政治
今天,在我们的时代,文过饰非,笑贫不笑娼,只求成功忽视真道……我们几乎听不到“天主的先知”的声音!
那问题来了,是否只有成为“圣人”一条道,才意味着基督徒被承认满足了“成圣”的条件,完成了“成圣”的过程,从此位列仙班,安定在天,天使环绕,与主同在?是只有成为“圣人”才能“成圣”吗?
司祭神学家们在圣殿中服务,回顾历史,感恩天主的引领及救助,以优美的笔触抒发出了他们对天主心灵的颂歌: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一句话道出了这个世界的来源,这也是他们世世代代的信仰宣誓
2009年,田连恩夫妇去给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子看孩子,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赵慕华神父和聂飞凤(在俗执事)、高军等教友,有机会参加了他们组织的一个圣经分享会,大家在一起祈祷、分享圣经。
是那手洁心清,不慕虚幻的人,是那不发假誓,不行欺骗的人。(咏24:3-4)谁是这位光荣的君主?其实这位光荣的君主,就是万军之军的上主。(咏24:10)我们的灵魂仰望着上主。他是我们的保障和扶助。
当时的余希峰院长特别赏识他,屡次委以重任,如:音乐组组长、板报组组长、乐队队长、慕道班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各种职务的担当,练就了昝益谦独挡一面的能力。
青年时的圣斯德望,到英格兰和法国深造后,返回英国故乡的途中,在慕洛默隐修院借宿,见众人勤操苦行,一心敬主,不为俗务分心,就决心加入这个灵修队伍。
中原黄土地带的独特地理环境诱发了华夏先民的整体性和经验性的思维倾向,发展到轴心时代以后没有形成单一或若干个排他性宗教,而是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复杂宗教体系,儒、佛、道及民间信仰习俗都是这一有机整体中的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