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因此,有迫切的需要动员整个天主子民去接受圣神的邀请,共同推动与这项教会面容「再年轻化」(参看8号)的过程。
全球化运动已经铲除了一些藩篱,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再竖起一些新的藩篱。全球化固然使各国各民族彼此接近,但时空的接近并不会自动创造真正共融与真实和平的条件。
全球化运动已经铲除了一些藩篱,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再竖起一些新的藩篱。全球化固然使各国各民族彼此接近,但时空的接近并不会自动创造真正共融与真实和平的条件。
──神学教育当地语系化的回顾及反思》,以香港圣神修院近90年的神学培育,谈如何努力植根中国土壤,从多方面进行本地化的尝试;中国内地首位圣经女博士戎利娜修女的《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
度奉献生活是一个很漫长的一个磨砺,一个考验,一个信仰上的不断培育和成长;并不是简单的说一个奉献就能够把教宗提出来的奉献生活年,在我们身上贯穿执行取得丰硕的成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在传教修会里,培育人员蒙召明确、坦率地指出这一生活和行动的前景,在真正的传教圣召识别中要有权威性。我特别要向青年人说:不要让你们真正的传教、在完全奉献自我中实现的追随耶稣的梦想被偷走。
学习结束后,我去教区培育中心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在神学知识方面的欠缺,天赐良机,于是就有了到那里学习的机会,这为我又是一份恩宠。
梵二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教会日益重视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培育。青年人代表着希望、活力和朝气,发挥青年人的作用促进福传,在今日的教会中越发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宣扬基督的真理,因基督培育我们的良知,教导我们认识人与工作的真正尊严;也就是说,应推动一个能真正响应人类一切问题的文化。
梵二按多个世纪以来的牧民经验,强调了培育未来司铎去度真正的教会共融生活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