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看过一句话:能共苦,却不能同甘。有多少亲人、挚友在患难中相互扶持,面对风雨彼此鼓励一同前行。然而当生活好起来,金钱多起来时,矛盾却如春后的竹笋般一个接一个的破土而出。
百忙之中挤时间到处招募、受邀分享,奔波劳碌,虽苦亦甘。刘纪坤说:“既照顾家里的事业又服务于婚前恳谈,有时确实很累,但看到一些情侣的收获时,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
三、无故受伤与主相遇在北京全国修院一年的学习中,每一个灵修操练都让任神父感觉新鲜,受益匪浅,借着老师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他品味到了主爱的甘饴,心灵荒漠里出现了绿洲,枯萎的生命再现生机。
法国ReneGrousset蒙古史,引Fenot氏言曰:“蒲甘城之Kyazitha佛洞壁画上有两蒙古人,一坐而执鹰,一立而射箭。同一洞中并有十字架。想系奉基督教之蒙古人所为。”
一年的实习一路走來心情的起伏与冲击,有甘有苦,有欢笑,有感动,也有泪水,各种滋味,使我的生命如此丰富,若能細細的体验,也是我人生的一种经历和回忆。
(若一书三1至2节)圣若望宗徒告诉我们做天主的子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或凭证:即(一)必须圣洁自己远离罪恶;(二)友爱兄弟;(三)信耶稣为天主子、为默西亚。
他祝望以一种包容性的资本主义取代现今蔓延的经济模式,“不让我们兄弟姐妹中任何人被遗弃,遭排除”[3]。
6.今年是《和平于世》通谕颁布的60周年纪念,我们可以仔细聆听教宗圣若望廿三世的训导:「任何人都有他生命的权利、身体完整的权利,以及一切为获得适当生活所必需应用方法的权利:这些方法中其主要者为衣、食、住
灵修重点:圣若望十字称这类“神圣的黑夜”为净化灵魂的爱火。圣女大德兰说:“谁若真爱天主,不能逃避十字架。”第7节:为了接受惩戒,你们应该坚忍,因为天主对待你们,就像对待子女;哪有儿子不受父亲惩戒的呢?
这句话可与《若望福音》3:12耶稣对尼苛德摩所说的话对照:「我对你们讲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讲天上的事,你们更怎能信呢?」第17节:「你如果不赐予智慧,从高天派遣你的圣神,谁能知道你的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