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岁开始,小李颖就跟着父母到各地朝圣,并且每年都要参加寒、暑假教理学习班。2008年刚刚7岁时小李颖就开了圣体,此后几乎每主日都到教堂参与弥撒,并在弥撒中读经。
赵神父告诉信德网:成为天主的儿女之后,罗冰每主日都会进堂参与弥撒,在公司上班时她大胆地对同事宣明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并带领他们到教堂了解教会的信仰。
1993年10月,修会派遣维拉修女到非洲乌干达,同行的有其她三位姐妹。在新的环境中她接受了环境、语言、文化和人民的挑战。
父亲公正仗义,为解决渔民口粮定量问题,他曾找当时的乡长反映问题,使渔民口粮没有从36斤减少到24斤。
老人认真地搬着、捆着,粗声喘息着,雨水顺着雨衣往下流,打湿了裤腿和胶鞋,他不时用手抹去脸上的汗水…… 这位老人叫林跃斋,一位虔诚的老教友,他正准备到邮局往内蒙、云南、山西等地天主堂、孤儿院、残婴院邮寄衣物
从社会身份看,耶稣传福音的对象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税吏(匝凯)、平民(血漏病妇人)、知识分子(邀请耶稣到家中吃饭的法利塞人西满)、富人(少年财主)、穷人(捐小钱的寡妇)、娼妓(被抓的行淫妇女)、
伯多禄的被召也是一样,也是藉着他的哥哥安德肋的见证──安德肋遇见师傅之后便接受邀请,留下来与祂同住,并随感觉到要立刻跟伯多禄分享与主「同住」的经验:「『我们找到了默西亚』──意即基督,遂领他到耶稣跟前」
在圣体圣事中,教友才能充分领会到完成爱德的结合,这结合是一切教友工作的灵魂,教友要重视教理讲授、传布福音的工作,要了解到这项工作不仅是神职人员的事,教友也能为信仰献身,教理讲授是教友最重要工作之一。
在这段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使得福传步伐极为缓慢,到解放前中国教友的总人数也只有区区四百万。福传行动的真正兴起应该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教会几乎瘫痪。
是把圣经看为一本考查认识神的书,这个出发点本身是十分正确的;问题只出在“认识”主的道路上;意思是,我们太强调用理性思维来研读圣经以认识天主,然而,我们也当检讨一下,是否可能因过分地“钻研”圣经,以致忽略了圣言的奥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