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第十八讲 忏悔圣事(二)
2011-07-12

在上一讲中,我们看到,人类的罪过的确非常重大。但我们相信天主的慈悲是无穷的,他的慈悲胜过一切罪恶。一、忏悔圣事的圣经记载在耶稣复活的当天晚上,宗徒们聚在一起,耶稣忽然站在他们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博爱精神与诚信道德的关系
2011-07-22

三、博爱精神:赵晓博士在文章中指出:在耶稣基督之前,人类的爱往往是狭隘的,即中国人所谓的等差之爱,视所爱的对象与自身关系的远近来施爱。在希腊是优爱,即爱优秀者,但对弱势群体则不能施之以同等的爱。

一个故事的启示
2011-07-27

我们基督徒之所以被放置在人群中,就像搀入三斗面中的酵母(玛13:33),又如放在食物中调味的盐(谷9:50),是为了使整个人类得以改变。而这使之改变的力量就是基督的爱。

与乐龄人士谈保健与养生
2011-07-28

你看上古的人茹毛饮血,易感受疾病,后来人类能够用火来烹饪食物,能够穿衣服以御寒,能以医药知识来防治疾病,安享天年。因此谈保健,不会抵触我们的信仰。  

罗马:教宗喜悦期待在马德里与青年们会合
2011-08-18

玛利亚为今日往往被忙碌的生活节奏所驱使的人类更是个合乎时代的楷模。

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公开接见活动:在德国我看到教会年轻的面目和做天主教徒的喜乐
2011-09-29

柏林也是教宗亲自证明教会与在德国的犹太教及伊斯兰教关系状况的地方,他特别提到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指出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宗教自由极为重要。

意大利:宗教领导与教宗期望更新亚西西精神
2011-09-29

MohammedAmineSmaili),摩洛哥的穆斯林教义和比较宗教学教授告诉聚会说,1986年的聚会标志着在我们历史中一个决定性的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大转折,因为世界的各宗教建立的一个共识,那就是对话是人类能够自我了解的唯一途径

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接见贝宁政界、宗教界领导人,要非洲怀抱希望
2011-11-20

这个希望来自天主,并让人知道,人类所面对的不只是世界的挑战。教宗又指出,希望是令人共融的因素,失望则是个人主义的产物。最后,教宗在这篇讲话中也详细谈论了宗教对话问题。

快板书:信主家庭真有福
2011-11-22

宇宙万物和人类,来自真神造物主。天主爱人立十诫,第四诫就是孝父母。人人都有儿和女,赡养老人是义务。该给儿女立榜样,儿女尽孝老人福。不孝儿女天降罚,死后地狱受永苦。儿子们听了心翻腾,媳妇们看后流泪珠。

时评:今日之国人更需要信仰
2011-12-12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久以来的教育,令许多人逐渐丧失对精神层面事物的思索,而诸如美、善、爱、牺牲、宽恕、奉献等心灵与道德的追求都源自人类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