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要求大家热心祈祷,尤其在四旬期更要刻苦守斋,怀着谦卑及补赎的精神,悔改皈依,多祈祷,多行爱德,求天主赐给他们一座恭敬天主的圣殿,让四散的羊群能早日归入羊栈。
“愿我们继续为我们内心的皈依而祈祷和奋斗,以诚实和谦卑追随耶稣基督”。
孙主教在证道中,借用福音中复活寡妇的独子事迹,追念老主教的谦卑、大爱及对信仰忠贞的精神,激励我们后人效法。10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追悼会,由教区秘书长周庆刚神父主持。
黄主教带领教友们回顾了“圣母进教之佑”名称的来历及“圣母进教之佑瞻礼”的建立,勉励教友们学习圣母的德表,尤其是在“加纳婚宴”中,圣母体现出来的细心、爱心、谦卑和代祷,藉着圣母的转求,把教会交托给圣母玛利亚
教宗说:她不教授爱和慈悲的理论,不在世上传播一种哲学思想或一条智慧之道。当然,基督宗教在这方面完全有所体现,但那是相应的结果。母亲教会像耶稣一样,以身作则,她的言语只是为了阐明其行为的意义。
于是教宗综合了这些圣人的芳表,勉励在场的信友走凡人成圣之道。教宗说:教会的历史是由圣人的形象构成的,这些圣人是教会天上的繁星。
《周易》释道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古人又云:仁者无私之爱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今晚,我祈求上主使我们所有基督信徒、其他宗教的弟兄姐妹,以及每一位善心人士高声疾呼:暴力和战争永远不是和平之道!
从此,儿子对母亲百依百顺,善尽了人子孝养之道。上面这个故事,正应验了一句千古名训:可怜天下父母心!
“中庸”之道被孔子认为是至德,而“上善若水”,则是老子以水喻人之完善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无,故几于道。”老子认为高尚的人格具有水的善、仁、柔,既不争且忍辱负重、任劳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