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济教宗还没有来过中国,与中国没有什么交往,但自东亚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与中国教会的奠基人利玛窦开始,耶稣会与中国的友谊就源远流长,会促使出身耶稣会的新教宗重视和理解中国及中国教会,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让我们为李姐妹祈祷,求主赐她力量与智慧,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传播基督福音的康庄大道上。愿主与李姐妹同行!
拥有婚姻家庭心理学背景的毛爱德修女,结合自身在美国留学期间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原生家庭给人的成长及婚恋带来的深远影响。童年的经历会影响我们一生,没有天主,我们很难被治愈。
不是自遭惩罚吗?正如梅瑟向抱怨他的人所说的:我们算什么?你们不是抱怨我们,而是抱怨上主。(出16:8)是啊!我们(神职人员)算什么?
欧洲文化从伟大的中国文化与智慧中汲取了很多精华,东学西渐离不开耶稣会士的学习和努力。这也正是《公教文明》作为一家耶稣会期刊,希望开设中文版本的原因。
1662年,他首次完成并出版了孔子著作第一部和第三部书的第一期翻译工作,书名是《中国智慧》(SapientiaSinica)。
而将来在哲学这门科系的学历文凭上将强调它的研读具有智慧和形而上特质。
中华民族的庆节文化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人文价值,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是天主救恩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
金主教聪颖的智慧和全身心地建设教会的精神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生前我经常去拜望他,从言谈中,他常担心修道人的灵修生活,教友的信仰生活,关心的是怎样与普世教会共融,中国教会怎样得到广扬,他是一位忍辱负重,胸怀中国教会的人
需要是传福音的基本出发点智慧与心火:注意各地的需要(智慧)———保持非凡的勇气(心火)祈祷是传福音的主要动力源圣体圣言和奉献痛苦:圣体圣言的临在,加强我们福传的热火;奉献痛苦的举动,促使我们心灵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