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教宗显然被慕尼黑市民向他显示的热情所感动,这里也是他个人记忆的心脏,尤其他在这个城市担任过主教牧职。问:教宗这第一阶段的旅行哪些事令您感触最深?答: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件事。
这不是暗藏模棱两可的虚伪宽容,而是由慈悲所缓和的正义。耶稣若是来寻找罪人,更胜于寻找义人;祂如果是先来照顾病人,而后照顾健康的人,那么祂门徒的行动就不该压抑恶人,却要拯救他们。在那里,存在着耐心」。
(参阅:玛廿八5)教宗指出,“从天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训诲:就是永不疲倦地寻找复活的基督,祂赐予那些与祂相遇的人丰富的生命。找到基督意味着找到内心的平安”。
眼下正是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物质较前丰裕但好多人的心灵空虚,这正是福传的大好时机,但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却不能认清形势,以福音圣训填补公众的精神渴求,反而也同无信仰的人群一样在滚滚红尘滔滔浊浪中挤兑争抢,正如歌词中所唱的费时费力为己
在“亡羊的比喻”中,我们看到,主耶稣冒着将九十九只羊放在一边好像被“冷落”的危险,去寻找这一只“迷失的羊”。等找到后,更亲昵的将这只“本该受罚”的羊放在自己肩膀上背回来,要和众人一同庆祝。
她表示,曾有医生校友回校分享时称,学生时代所接受的全人教育,令她行医时会将生命及道德标准置于一切之上,旧生那番话令我感动,原来学校所传授的价值观能令学生受用一生。
同样,在经上也记载着耶稣曾对一少年说:“你若愿意是成全的,变卖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
诚如《福音的喜乐》劝谕所表明的,「合一胜过于冲突」,以及团结能成为「创造历史的一种模式」。
基督被保留在我们的圣堂里,作为团体的、普世教会的、所有人类的心脏里的灵性中心,因为在种族的面纱之内,包含着基督,他是教会不可见的心脏、世界的救主、所有心的中心,借着他,一切因而存在,并且我们存在也属于他
……——若14:1-12这段福音中两位宗徒的问题和渴望常常也是我们现代每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