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痛苦与希望之间:伊拉克风雨飘荡的半世纪
2021-03-03

两伊战争在当地造成了一百万人死亡,结果却只是耗尽了有关各方的武力和资源。那次旷日费时的冲突也导致了接下来的战争。

炼灵圣月:天主教传统中的慈悲、希望与共融的恩典
2025-10-31

它提醒人们,生命并非终于死亡,而是迈向永恒的旅程。这一信仰能帮助现代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以希望面对生命的无常。

四旬期避静第四场默想:我们是否愿意领受真生命?
2025-03-13

圣经将人类历史描述成永生许诺与死亡现实之间的张力。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3月11日上午在圣座部会首长今年四旬期避静的第四场默想中指出,以色列因其忠诚和不忠而陷入挣扎,不停地寻求应许之地。

临终关怀
2018-10-18

临终关怀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坦然地面对死亡

教宗公开接见:信德是家丧之痛的安慰
2015-06-18

教宗省思这段福音记载说,死亡的经历涉及每个家庭,但从亲情的角度看,死亡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对父母而言,看到自己的儿女死去是一件尤为悲痛的事,有悖於赋予家庭意义的亲情本性。

旅途
2013-06-19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人的生命从出生就是一条迈向死亡的路程,这句话看起来很悲伤,毕竟生活的终点不是走向死亡,可是生命中的死亡却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关卡。

含泪的选择
2024-03-27

首先,主耶稣接受苦难和死亡,是为了选择承行天父的旨意。作为真天主和真人的主耶稣,祂自己也非常不愿意受苦,不愿意死亡。没有人喜欢受痛苦,没有人愿意接受死亡。然而,主耶稣接受苦难和死亡是含泪的选择。

教宗方济各2015年复活节文告,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
2015-04-06

他在文告中强调:爱击败了仇恨,生命战胜了死亡,光明驱散了黑暗!教宗为世界各地的苦难者祈求和平,特别关切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及非洲某些地区的冲突。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复活节文告
2013-02-22

天使首先通报耶稣不在这里:天主子没有留在坟墓里,因为他不能做死亡的囚犯(参见宗2:24)而坟墓也不能留住生活者(默1:18),他是生命的根源本身。

教宗本笃十六世复活节文告全文
2006-04-17

天使首先通报耶稣“不在这里”:天主子没有留在坟墓里,因为他不能做死亡的囚犯(参见宗2,24)而坟墓也不能留住“生活者”(默1,18),他是生命的根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