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们讲,母亲小时侯就十分聪慧,学习成绩特别好,但由于家里贫穷,勉强读到高小毕业就辍学回了家,帮助老爷家打里照外。1959年,母亲嫁给了同样是“贫农”成分的父亲。
但如所述情况,却给了我们一个让教外人士正确了解天主教的机会。遇见类似场合,我们应该本着爱德的精神,谦虚和善地简要说明自己的信仰,撒下几颗真理的种子。
由于多年讲授慕道班,便有很多机会跟教外朋友来往。一般刚开始慕道的朋友都感到神职人员的身份非常神秘,往往对神职人员的看法荒谬至极。有一次,我在慕道班讲课,按照惯例让慕道者提些问题。
大多数的中国人也和世界其它民族的人一样对圣教会的传统艺术是普遍尊重的,教外朋友对圣像艺术的热爱在与日俱增。当我们观看《耶稣传》时,每个人都感到身临其境,无不为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形象及风土人情所感动。
每天生活在教外圈子里面的我,失去了信仰生活的规律,满脑子都是世俗的观念,愤怒和烦躁趁机而入。
尤其7月13日,梵蒂冈圣座官方新闻网(NEWS.VA:OfficialVaticanNetwork)曾以外文首条转载了信仰社的报道:亚洲/中国:最大透明度地用好首个全国(赈灾日)捐献(ASIA/CHINA-Maximumtransparencyintheuseofthefirstnationalcollection
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有人花费半生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返;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作乐,玩个不亦乐乎。
教友中大多数人没有行动起来传播福音;教外的朋友大多数没有接受福音。值得我们深思!福音是一个无价之宝,但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包括我们教内的一些人也没有认识到福音的宝贵。是我们的方法有问题?
但也有许多人看似在教会外,却是在教会内。对于那些在教会传媒工作的天主教徒记者像外教人一样抨击教会,教宗表示悲痛,他说,教宗没有权力勉强人做任何事。他只是一个人,他必须为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作见证。
他们就是复旦校园中的外教神仙眷侣——白大诚(JamesD.Whitehead)与尹玮玲(EvelynE.Whitehead,1938-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