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祂坚强我们以抵御寻求报复的诱惑;祂借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差遣我们,不是做游说者,而是传福音的门徒,男人和女人蒙召去见证福音改变生命的力量”教宗继续说道:“复活的主使我们成为天主慈悲与和平的工具,以及建设一个新社会秩序的耐心和勇敢的工匠
“同时,祂坚强我们以抵御寻求报复的诱惑;祂借着天主圣神的德能差遣我们,不是做游说者,而是传福音的门徒,男人和女人蒙召去见证福音改变生命的力量”教宗继续说道:“复活的主使我们成为天主慈悲与和平的工具,以及建设一个新社会秩序的耐心和勇敢的工匠
教宗呼唤世界秉持同样的包容精神,“重新整合人类家庭,一起建设公正及和平的未来,确保没有一个人受到排斥”。教宗预示的社会的未来是一个“五颜六色”、“因多样性和跨文化关系而得以富饶”的未来。
他首先承认,新世代的人今天处在环境、疫情、战争的危机时期,成年人没能“守护地球,也没有守护和平”。共同家园“正在崩溃”。
(参阅玛5:23-24)基督徒必须缔造和平,即使觉得自己受到不公义的对待和打击,仍然要致力于和平。吾主耶稣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等待门徒跟随他,在友爱的救赎中与他如此合作。
他们即使来自非常不同的环境,性格也大异其趣,但都表示深信信仰能够拓展前途,而在目前不同文化的相会,甚至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冲突中,基督信仰那股有助于缔造和平与重新治愈创伤的内在力量仍然生活在我们的人们心中,
神贫微小的人:这就是耶稣圣诞中的人物角色,过去如此,今天仍然一样;天主历史中的人物总是这些,他们是孜孜不倦缔造正义、爱与和平的天主王国的人。”
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事实上,如果不尊重正义,就会产生冲突。如果没有正义,强者凌驾弱者的普遍规律就会根深蒂固,这样就不公平。
悲悯,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人字结构的相互支撑,有了悲悯之心,人与人之间才能多一些温暖与关爱;有了悲悯之心,国与国之间才能多一些和平与友好;有了悲悯之心,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看到一个和谐的世界。
和平共处的见证:亚巴辣罕与阿彼默肋客立约,表明天主子民也当在世俗关系中追求和平与公义。本章提醒我们,要信赖天主应许的信实,并以普世的慈悲之心关怀所有生命,同时在生活中寻求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