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普世万民,洋溢着复活的喜乐,踊跃欢腾。同时,天上的掌权者和大能的天使,都同声歌颂你的光荣,不停地欢呼:献礼经仁慈的上主,求你悦纳我们的祈祷和献礼,赐予教宗方济各忠仆的赏报,并赐给我们你的恩宠。
在兄弟情谊中,在简朴的生活里,在不带羞耻地恳求和没有隐秘动机地给予的艺术中,俗世所不知的一种喜乐诞生了。一种将我们恢复到吾人最初事实的喜乐:我们是为了给予爱和接受爱而被创造的受造物。
成立不到百年的圣家会的会祖韩宁镐主教愿意他的修女们师法纳匝肋圣家的芳表,以面向妇女、开设诊所为宗旨。然而社会急剧转型,给修会带来了新的挑战。1999年修会决定开展麻风病服务工作。
1993年第二批18名中国留学生:(上海)陈瑞奇、兰江、李占江、费百银、沈宏琪、陆南飞;(北京)甄雪斌、王和平、任占军;(沈阳2名新铎)裴军民、张克祥;(上海3名修女)潘秀芳、陆一、沈琦;(全国)宗学宁、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宁死不愿违背我们祖先的法律。’”背景:这句话表达出集体性的决志。希腊化压迫是一种文化与信仰上的全面同化压制,但这些青年与母亲并没有动摇。他们公开作证,准备为信仰而死。
例如为主日弥撒的信友祷词准备一个有关传教的祈祷意向,推动普世传教节等等。可是独自实行向全民福传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好的办法是在每一堂区、修院、修会内建立传教团体;定期聚会、推动上列各项活动。
姚神父希望凭借大家的信仰热诚求海星圣母保护和指引出海和世途中的旅人,故其遂在青龙港东三里处的堤坝内建立一处供奉海星圣母之所,附近信友也纷纷响应号召,自此开启了华东敬拜圣母之风潮,比同治三年(1864)的上海佘山朝圣地还早三十四年
一九一九年本笃十五世发表《夫至大》通谕,鼓励在传教区培养本地司铎。
荣姐的奶奶朱奶奶是莱钢一钢一聚会所的召集人,以前高庆军神父、赵乐存神父、刘学兵神父以及现任丁世军神父都曾在此做弥撒、居住。
《致希伯来人书》(10:24)的这句话,迫使我们去省思成圣的普世性的召唤──灵修生活上持续不断的旅程,为渴求更大的神恩,以及更崇高和更有丰硕的爱德(参阅格前12: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