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莉说:“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教堂有多美丽,但实际上它是需要停下脚步、花时间观察的。我觉得这也是我想鼓励人们做的事。”
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人”的发展,为一个大同的世界和更丰盛的生命而做地盐、世光,致力投身福传工作,特别要关注周边弱势群体的需要
在教会内,特殊的行动需要圣职人员、修会会士和教友各方面协调与合作时,上述一点尤其必要。
隐修院不仅仅是个文化和传统的场所,甚至经济的机构,当然,制度、组织、经济也是教会内所需要的,但这些并非必需的。隐修院更应该是灵修力量的场所。”
李连贵主教在灾区一线告诉本网,洛水这个有45000人乡镇虽然过去一周已经获得了很多援助,但当前还有很大需要。每天那么多人吃饭和需要帐篷休息,目前该地灾区仍然急需大米和帐篷。
向他人开放的心始终需要加以培养:福音应当传给所有的人,但不可劝人改教。福音是「每个时代和每个地区崭新人性的酵母」。「这种开放和对话的态度将能帮助你们避免各种以自我为准则的情况。
在一个不信仰的社会中,在一个信仰占少数的团体里,在一个有信仰会直接威胁、侵犯自己的切身利益时,要坚持自己的信仰,确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要想自己的信仰牢不可破,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可喜的是一些教区之间有了借调神父或修女相助的现象,但互助机制上还处于尝试阶段,其长期性还有待探讨,也需要新兴修会团体的参与。]
这一切将会是赋予生命力的和谐,为当今世界是极其需要的。因此,为在香港的教会来说,我们皈依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各单位不论其功能和目标,都要学习在不同的工作计划和使命上合作。
原文12.为使教会适应今日使徒工作的需要而召开的梵二大公会议,如特伦多会议一样,彻底检视礼仪的教理讲授和牧灵特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