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宗徒则用“基督的身体”这一生动比喻(格前12:12-27),深刻阐明了信徒间休戚与共、互为肢体的有机联系,将“偕行”提升到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信友支持他们,不是施舍,而是合宜的奉献(参格前9:13–14)。问2:百姓应如何具体支持肋未司祭?(18:3–5)答:凡宰牛羊作祭献者,应将前腿、两腮和胃脏给司祭。
保禄宗徒也引用此处经文(格前9:9),说明工人得工价是理所当然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劳者有所得、天主是公义的。三、代兄立嗣的责任(申25:5–10)问4:什么是“兄弟婚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无论是在俗世中谋生,还是服务教会,团体生活中的咏唱、性别之间的互补、不以人的智慧为后盾、社会身份的被肯定等等这些因素,足以让天国更真切地临格于地。
(格前13:4-7)教宗方济各在2014年3月18日的推文中写道:基督徒的爱是不计代价的爱。这是福音中,关于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教导,这是耶稣的教导。
今天许多信徒间的争议(包括女性问题),往往都是由于许多信徒生吞活剥式的解经,忽略了考虑其文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执着于字句,却失去精意(参阅格后3:6)。这是非常可惜的。
这些原则中,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先爱穷人》(17),这个原则的根据是爱德为先,这也是从初期教会至今整个基督信仰传统所作的见证(参见宗4,32-36;格前16,1;格后8-9;迦2,10)。
这些原则中,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先爱穷人》⒄,这个原则的根据是爱德为先,这也是从初期教会至今整个基督信仰传统所作的见证(参见宗4,32-36;格前16,1;格后8-9;迦2,10)。
我回电金主教,并得胡振中主教鼓励,便在9月,与陈神父及马爱德神父(1998年安息),成为佘山修院请进来的第一批老师,且在圣热罗尼莫纪念日,举行了佘山修院第一台梵二中文弥撒。
特别感谢王安多尼神父对译校工作的首倡,还有前期一起同工的李保禄、岳玛利亚、吴依撒伯尔、李玛利亚、王玛利亚、左莫尼加、米若瑟等,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愿天主纪念他们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