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区神哲学院院长刘振田神父告诉本报,圣召节这天,修院神一、神二班共16位修生,在南堂主教府,从李山主教手中领受了读经职和辅祭职。神长教友共聚一堂,同心为圣召祈祷。
开幕礼上,曾经参加撰写展览内容的二十三岁青年教友李翎锋表示,自己六岁时与母亲在主教座堂领洗,近期从年长教友口中听到更多堂区往事,令他更深入认识堂区。
在教堂院子里,她遇到了比她小10岁的教友李淑云,是个传教的积极分子,她激动的给她讲述她的过去,她皈依的历程,她皈依后的内心无比的喜悦之情。可能是她的喜悦感染了她,她彻底的改变了。
2002年8月1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报导了记者李衡的文章:“中国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汪维藩教授,考证出汉代画像石图案雕刻,真实是以基督宗教内容为题材的。
五月五日,在沧州(献县)教区主教坐堂,由李连贵主教主礼,八十多位神父参礼,二百位修女和近千名教友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典。五月六日,王玲玲修女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家乡大王村,参加家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拜金陵花鸟画大师李味青先生为师,学习写意花鸟画,得水墨大写意之精华。九十年代受聘于云南昆明书画院,进行书画相关艺术的学习。
甚至还去东北松花江畔,为吉林教区李雪松主教晋牧主礼,还以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与书法造诣,手书一阕《满江红》赠予李主教。
老会长其人听现任李建洲会长的描述:张梓磊老人高高的个头,瘦瘦巴巴的身架,刻满皱纹的脸上,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十六七岁出外闯荡,后在山西大同市铁路部门工作,动荡年代里返回家乡。
圣经如此描述耶稣基督:“我们既然有一位伟大的,进入了诸天的司祭,天主子耶稣,我们就应坚持所信奉的真道,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
在他青年时期,欧洲战争爆发了,他被应征入伍,进入了英国皇家空军部队,被分配到情报处。在1942年到1943年的两年中,他在伦敦情报亚非所成为一名日语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