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受圣奥思定的影响,《忏悔录》最精彩的句子是:天主啊!你创造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空位,除了你之外,世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人生出来就有渴求天主的饥饿,要满足属灵的饥渴只有让天主得到你自己。
刘氏代父吴燕财说,信徒可因应自己堂区的传统履行福传使命,正如其堂区圣安多尼堂由慈幼会士所牧养,他遂致力效法该会会祖圣鲍思高神父关心青年的精神。
(吕穆迪译:《犹斯定一、二及黎思德申辩书》,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第101页)在公教的礼仪发展过程中,不管表达的方式、语言如何演变,然而,弥撒圣祭由两部分组成——圣道礼仪(Liturgiaverbi
是送到就行,还是得有品位,或是送得让众人皆知,听听心理学家马瑞思·威兰特是怎么分析我们送礼时常见的几种行为。
他必须在某种方面,要有天主的思维和感觉。人对天主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但这不安是参与天主自己对人的不安。因为天主关爱我们,他跟着我们甚至到了婴儿床、到了十字架。
认真听讲舞蹈赞美晚餐时间泰泽之夜 面对青年人的面孔,我首先感觉到的是他们在以天真无邪的思维和眼光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时难免的迷茫与困惑。
总结本文用描述事件的方式谈及圣经时代的度量衡制度,思高圣经的附录五列出三页的图表,将旧、新约中的度量衡制度与现代公制作了几个详细的对照表,读者可作参考!(摘自《海星报》2013/12/1)
思真按时来到,状态比上周有明显好转。他说,最近一周感觉轻松了很多,但仍然有许多困惑需要解决。
静坐常思己过。事情过去以后,这些事时刻萦绕在我脑海中,让我百思不解,心想世俗人开豪车、住洋房,腰缠万贯,比比皆是,我的点点追求和享乐不是极平常的事吗?为什么会这样?
在这里想到了鲍思高神父所说的话: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是慈幼会士的工作场所。不是指责,不是躲避,而是进入。这是青年牧民工作者的必要心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