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耶稣会现任总会长苏萨(ArturoSosa)神父在一封信函中「以悲伤和全然感恩的心情」告知全体耶稣会会士该会的前任总会长倪胜民(AdolfoNicolás)神父于5月20日在东京蒙主恩召。
英国本笃会艾斯德尔修女(EstherPollak)与学员八月二日至十九日假湾仔圣母圣衣堂举行画展,帮助信徒透过圣像画加深灵修。
如何能保持司铎的喜乐,而实际上,圣召越来越少,司铎们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根据社会学对欧洲司铎的研究,得到以下出乎意外的发现:他们虽然有时会埋怨,但大多数都快乐。他们的生活带给他们许多喜乐。
在圣座国务院与梵蒂冈教宗瑞士卫队军营宿舍整修基金会于5月4日签署意向书之际,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向本新闻网谈论了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以及落实这项目需考量的诸多细节。
教宗方济各10月29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向3万多人强调了上述思想。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教会为主题,这一次他谈了教会的可见体与精神体的关系。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大会的主题在于反思:在文化社会中的不同宗教,强调在真理和仁爱中的交谈作为宗教交谈的牧民基础,推动人与人在不同宗教的联繫和深入交谈,其中有基督普世的救赎、圣神的恩宠、以及教会普世的向度、强化交谈的召叫:尊重和友谊的态度
教宗方济各3月29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时如此勉励信友们,强调基督徒的希望必须建立在信德上,而不应依靠人的推理或承诺。亚巴郎不仅是我们的信德之父,也是我们的望德之父。
教宗援引《生活的基督》和《福音的喜乐》两道劝谕的思想,强调平信徒的圣召首先是在家庭内的爱德,同时也要透过社会和政治上的爱德增进和平、共处、人权、正义和慈悲。
教宗本笃十六世二月八日星期三上午,先后分别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和保禄六世大厅接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人士,向他们讲解要理,内容是圣咏第一百四十四篇后半段的奥义,而且特别向他们谈到本(二)月五日在土耳其遇害的意大利传教士安德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26日教会首位殉道者圣斯德望庆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表示:基督和教会挂念今天仍在遭受迫害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