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犹太人的历史中,令人奇怪的是,属于天主的子民,却常常没有听从天主的教导。“他们和他们的祖先,直到今天,还违背我”。
通过领受圣体圣血,我们在历史中,并超越历史地参与耶稣基督所举行的同一弥撒圣祭。这是基督徒的生活,在地如同在天上。在耶稣基督内,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成为此时此刻的当下了。
发生在以色列历史的哪一阶段?答:这是以色列人出离埃及、在西乃旷野建立会幕之后的事。会幕建成后,梅瑟按上主的命令将帐幕、祭坛及其一切器具傅油祝圣(7:1)。这一行动象征整个以色列敬礼制度的正式启动。
10.问:这段历史对今日信徒有何属灵意义?答:此章提醒我们,背离真天主,参与偶像崇拜(哪怕披着文化或人际关系的外衣)是极为严重的罪。
这些预言强调:一切强国都将在天主历史计划中起落兴衰,唯有天主的子民最终获胜。8.问:本章最后巴郎和巴拉克各自回国,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答:天主掌管一切历史与计划,祂的子民是受到保护的。不论人如何策划、咒骂、设计陷害,若没有天主许可,一切都不能成就。我们要做一个内外一致、真正顺从天主旨意的人,不被物质利益迷惑。
历史的生命在于真实,肯定义和团烧杀抢掠教民正义,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经得起客观事实的检验。以直隶一省来说,据总督李鸿章奏称,全省被杀害的教民多至数万丁口,所毁房屋多至数十万间。
信仰与教义天主所启示的一切主要记载在圣经中,它叙述天人交往的历史,揭示天主对人的计划;是要人与天主共融,分享祂的幸福。
复活节的演变历史,可总结为:从天文中来,到天文里去。也可以说,从崇拜中来,到科学里去。这部分的历史也可看作基督教与希腊天文学的恩怨史。
1925年,作为辅仁大学的联合创办人,马相伯协助制定的教学计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神学和哲学;2)中文和外语;3)自然科学;4)社会学;5)历史。他认为,神学和哲学是认识世界和尊重生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