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献县教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一年教友要增加数千名,传教神父大感缺乏,五位神父的祝圣,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象,加快了教区的发展。
这段时间的滋养,将成为我在奉献生活路上面对"加尔瓦略山"的动力与力量。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天主安排了这次学习,感悟颇多:首先,惊叹天主的奇妙作为。
同时,圣母升天给我们提示了得救人性的美丽,不染纤尘、光华夺目,加强了我们人类对日后复活的希望。因此,我们应效法圣母,与天主的恩宠合作,以将来都会同圣母一样在天堂里与耶稣基督共融,永远分享天国的喜宴。
大家一度到了一起走出隧道,手牵手,同心协力、资源共享的时刻……,我们现在反而显示出,我们内还没有耶稣的精神:仍是加音的精神──不把亚伯尔看为兄弟,却把他当作对手,并且计谋要如何将他消灭。
注释:作者加扎尔(DavidGazal)是一个称作“圣若瑟外展服务”(Joseph'sOutreach)的慈善机构的创始人。
因此,在这段悔改与祈祷的时期,让我们以更热切的参与之心,注视着被钉的基督|祂死在加尔瓦略山上,向我们完全显示出天主的爱。
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午餐后,教宗同德国加辣加布遣女修会亚西西会院的修女们见面,他过去做枢机的时候曾多次在这个会院小住。接着教宗接见了神圣会院的方济各会士们和出席小兄弟会院修会大会的与会者们并交给他们一份讯息。
从这篇经文的上下文来看,它表明:对路加来说,真心爱仇是做基督门徒的特征。 耶稣的话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一种是“罪人们”,也就是那些不按照天主和他的圣言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堂区和福传组两级人员,已经开始加强了对福传的领导,将福传的大使命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说到嘴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